陳玲玲》南北碗粿大不同 銅板美食滿足味蕾!
【愛傳媒陳玲玲專欄】幾個銅板就能滿足味蕾,這就是小吃無窮的魅力!臺灣小吃最有趣的是各地有各地特色,各異其趣!
彰化的碗粿加花生粉,西螺的碗粿加菜脯,臺南的碗粿是深色的,藏在下面的好料蛋黃、香菇、火燒蝦、瘦肉要挖出來吃,而且各有各的配湯,有的是浮水魚羮,有的是大骨蘿蔔湯,有的是豬腳花生湯,有的是獨家「豆仔湯」!
對於美味,很多人吃的是記憶上的味道,也許不是最好吃最貴的那一味,但一定是最懷念的那個味道!
碗粿對我來說來說就是一種回味,一種記憶上的味道!
特別想念上面鋪滿菜脯的碗粿,記得小時候吃碗粿時,都是拿「竹片仔」吃,挖開後,出現了瘦肉、蛋黃、香菇,一口咬下,滿口迷人的米香。
「碗粿之家」傳承60多年的美味,是由姑姑從一根扁擔開始販賣碗粿起家,是大稻埕的經典美食之一,把簡單的米制品做到極致,保留傳統的好滋味,除了碗粿,也有肉圓、蝨目魚湯等亦可搭配伯爵奶茶及仙草涼草!
瓷碗蒸出來的碗粿,特別好吃!碗粿之家的碗粿表面不是純白色,而是透着淡淡滷汁的褐色。
用叉子把碗粿挖開後,內饀有瘦肉、蛋黃,綿密的口感,紮實中帶着軟Q,絞肉肉燥醬並帶着油蔥香,即便不加任何調味料,就能品嚐到單純的米香。
「小南鄭記臺南碗粿蝨目魚羹」就是一間從臺南上來臺北、祖傳三代的老店。尤其臺南式的碗粿和浮水魚羹在臺北還不容易吃到呢!
傳承三代,超過一甲子的歷史,但是店家卻只賣兩樣東西:碗粿與浮水蝨目魚羹。用了蝦仁去帶香菇,同樣有提增鮮味之效,碗粿柔潤綿滑又帶有濃重的紅蔥頭香氣,這就是傳統古早味,裡面滿滿的紅蔥頭,裡面有赤肉、蛋黃、香菇等配料,吃起來口感綿密,蠻傳統的風味!
「小南鄭記臺南碗粿」的魚羹吃起來還蠻有彈性。湯頭偏向酸甜,勾芡不會太重。搭配碗粿甚好!
浮水魚羹,是以蝨目魚爲主再混入其它魚肉製成的羹湯,原本是福州食物,因爲許多福州人隨鄭成功前來臺灣,也將這家鄉味一併帶來。臺南式的浮水魚羹,講究湯頭清轍、色鮮味純。
適合搭配碗粿一起吃!就和吃米粉配豬血湯、吃肉糉配味增湯。
「津贊蔡家碗粿」位於板橋林家花園後方的黃石市場擁有近百年曆史的傳統市場,津贊蔡家碗粿是歷史悠久市場裡的老字號路邊攤小吃,簡簡單單的小攤販,卻深受非常多人的喜愛,碗粿上面竟然有菜脯,真的是好懷念,是以前小時候碗粿的味道!
喜歡這種加菜脯的碗粿!而他們的碗粿比一般常見的更加的軟,店家採用不額外加任何一滴水的方式製作,冠軍碗粿裡有絞肉、滷蛋、芋頭、香菇、鳥蛋,吃起來Q嫩、容易入口,配料雖不多,但碗粿主打古早味純樸風,搭配特製的醬油膏來搭配。還有素碗粿及桂圓黑糖碗粿!
「丁姐碗粿」位於大稻埕的丁姐碗粿,古早味碗粿,特別的大腸蔥肉碗粿及無刺蝨目魚碗粿,是濃濃的臺南味,還有自家熬煮的青草茶!
純在來米漿、濃郁的粿香、實在的餡料,來自臺南的紅蔥頭,絞肉作爲粿的基底。蝨目魚口味碗粿,它的魚肉跟魚丸都是來自臺南學甲。紅蔥頭可是碗粿的靈魂!
尤其是大腸蔥肉碗粿,大塊切段的滷大腸,加上香菇、鴨蛋黃、豬絞肉、蔥等。蔥香味很迷人!別有風味!值得一試!
彰化「杉行碗粿」,彰化老字號碗粿店,傳承近半世紀的在地古早美味!不同於常見的菜脯搭配碗粿,這兒使用的是花生粉,很是特別!
碗粿使用在來米制作,口感綿密黏Q,入口帶有淡淡的米香,碗粿內餡有一球大肉塊,肉有經過醃製,吃起來鹹鹹甜甜的,還有兩片對切香菇!味道還蠻香的!
綜合湯用大骨加蘿蔔熬煮的,湯頭很清甜,料多實在有蘿蔔、魚丸、油豆腐、爆皮!它的桂圓粥也好好吃!
店名背後有個故事,創立於民國61年,剛開始是推着攤車到處販賣,後來木材行老闆看他們每天從木材行前經過,而做的碗粿也很實在,所以就主動邀請他們到木材行前擺攤,而且不收任何租金,因此老闆就將店名取之爲「杉行碗粿」!
西螺「阿敏婆碗粿」,西螺東市場美食,在地飄香超過40年!淋上獨門特調醬汁佐傳統風味蘿蔔乾,阿敏婆碗粿是很Q的古早味碗粿,單純樸實的好味道,純西螺米漿、一點肉燥、幾許醬油,細細品嚐米的香氣與口感!
淋醬則是混合了當地好幾家不同的黑豆醬油,完全是獨家風味。綜合湯有菜頭、豆腐和貢丸。
麻豆「碗粿蘭」,麻豆碗粿有名,開店四十多年且是麻豆最有名的「碗粿蘭」充滿濃濃鄉土味,表面不平整狀的米漿裡頭混雜着油蔥、滷蛋、香菇、肉塊、蝦米。
這就是我兒時記憶中菜市場的古早味,撲鼻而來的豬油香氣,軟糯綿密的口感,「碗粿蘭」的因爲多了蝦米的香氣,吃起來比較香。
而口感是屬於偏軟的,碗粿上頭呈現金黃色澤,還可看到油蔥及肉燥,相當可口!內層有蛋黃、豬肉塊以及香菇,CP值頗高
碗粿本身的口感也很不錯,淋上店家特調的醬油包會更有味道喔,它的軟綿香甜的豬腳花生湯也好吃!
麻豆「助仔碗粿」,深藏於麻豆的中央市場之中,因此相較於阿蘭碗粿而言,助仔碗粿似乎都是以在地客人爲主!
「助仔碗粿」的始祖爲李助的母親,民國八年李助邊幫人賣蚵,邊賣母親炊制的碗粿。以扁擔兜售的,等到市場集結形成時,他就到市場邊的空地設攤。
民國三十九年,「碗粿助仔」便遷入市場大門入口處的三角窗營業。現在是第三代傳人,因爲低於調查傳統,食客纔有福氣吃到手工制碗粿。
蛋黃、香菇、肉燥,如此簡單的材料彙集一起,竟是這麼地美味!
迷人的香氣散佈在整個每一口之中,油蔥般的香氣鮮明,搭配碗粿彈軟的口感,吃起來帶有淡淡的甜味,中間還有香菇、蛋黃搭配着一口都吃得到一些肉末,有時中間還交參着一些比較大的肉塊,整體吃起來風味讓人難忘,香氣古樸迷人!
吃好吃的「碗粿」一定要到臺南!臺南碗粿歴史名店各有特色!
「臺南小南碗粿」已經六十多年的歷史了,是臺南數一數二的在地老店,更是許多臺南老饕的最愛!小南家的碗粿是外軟內微硬帶着Q度,口感很多層次,而且粿在口中的綿密跟黏度,讓人印象深刻。
臺南的碗粿偏向較爲重口味,在顏色上也較深,其實最主要是添加了醬油和肉燥來製作,跟嘉義的白色碗粿有些區別,而小南碗粿的特點在於碗粿裡頭還放有蝦仁、肉塊、香菇在裡頭,口味豐富帶點海味,非常好吃。
因爲蝦子多了點鮮度,小南的碗粿裡添加了其他店家少見的蝦子,吃起來滋味很不錯。香菇是應該多道手續,又煮又炸的。香菇的香氣與味道都被髮揮出來了,很好吃!替整碗碗粿加分不少!
瘦肉先醃過,吃起來的味道很好,咬勁跟口感都不錯;鹹一蛋黃的香氣一咬下去,味道就漫開在口腔裡,真是好吃!老店就是講究!
「小西腳碗粿」爲蔡再發老先生於民國四十一年所創立,早期只是位於小西門城下的一個小攤,因用料實在,碗粿香Q,再加上搭配獨家風味的豆仔湯,吸引了無數饕客!另外還有黃金乾貝碗粿!
碗粿口感綿密,不愧是傳統老店,材料有蝦子、蛋黃、肉燥及肉塊,紮實又不失Q軟的口感!
豆仔湯可是小西腳的獨家口味呢,爲小西腳創始人所研發的,以大量新鮮的豬大骨熬煮四小時作爲湯底,加入「椪豆」煮成濃稠的高湯!
湯頭有白菜頭的甜味及豬大骨的濃味!湯中還有油豆腐、肉片和大腸,挺多料的呢!也非常適合佐以碗粿!
「阿全碗粿」府城百年老店,第一代從日治時代經營至今,也是歷史悠久,是在地人才知道的老店,和富勝號、一味品一樣都是屬於黑碗粿!
製作過程有添加醬油膏,所以看起來顏色比較深,每一口能吃到明顯的米香,還有Q彈的口感,肉、蝦米、油蔥的香氣,材料豐富有火燒蝦、香菇、豬瘦肉和蛋黃等!
「鄭記碗粿」六十多年歴史的鄭記碗粿,嚴守7-8道逐碗加料拌勻的碗粿,是鄭記碗粿從不妥協的程續!
深褐色的醬汁,並不會重鹹,反而淡甜舒爽。看似平凡的碗粿一吃入口,滿口米香,蝦米、肉臊、蛋、豬肉的滋味與口感,美味層次豐富!
魚羹是用蝨目魚及黑旗魚打製而成的蝨目魚的清甜加上黑旗魚的Q脆,魚羹鮮香可口,再搭配店內特選的一字牌烏醋,更爲提味且爽口!
「富盛號碗粿」70多年的歷史,真的是家超級老店!全臺南最有名的小吃店之一,富盛號碗粿加上隔壁的金得春捲,以及對面的阿鬆割包被稱爲國華街金三角!
它的碗粿顏色相當深,上面那一抹醬油膏是店家自制的,碗粿口感偏軟,本身帶有一點鹹鹹的米香味,滿滿的蝦仁、肉塊、香菇包覆在裡面,屬於黑碗粿!
「一味品」是富盛號弟弟出來開的店,也是不錯吃!
「武廟蔡碗粿」嚴選2年以上在來米,浸泡一小時,水分較少,Q度較高,雪白的米漿只使用冷水製作,讓碗粿變得更Q彈,配料加入新鮮香菇、鴨蛋黃、新鮮豬後腿肉及祖傳秘方肉燥,歷經7小時不斷翻炒而成,除了食材講究,更採用土碗蒸煮,熱騰騰的碗粿,滋味濃郁!
每天可以賣好幾百碗,口感Q彈米香濃郁,米漿細滑的口感,吃得到香菇、肉燥,肉絲及鹹蛋鮮鹹的滋味每一口都非常有味道!
經營50年多的古早味老店,再點上一碗臺南在地的浮水魚羹,完美搭配!
碗粿起源於閩南,大約是清朝康熙年間,許多閩南人移民臺灣帶過來的。大致分臺南碗粿和客家碗粿兩大體系,臺南碗粿除了配料更豐富外還增加滷肉燥,醬汁比客家的重甜重鹹。
光是碗粿南北做法、口味也大不同!
吃碗粿要吃凹的纔好吃!臺南碗粿製作的嚴謹度,老一輩臺南人有一種說法「阿婆炊粿,倒塌」(臺語),意思是描繪阿婆從少女嫁爲人婦掌廚累積數十年經驗,做出來的碗粿當然好吃,於是就說阿婆炊粿「倒塌」。(蒸米漿要變硬時,中間熱傳導不如旁邊的速度,一漲一縮就形成一個凹塌處,碗粿能炊出這凹塌處,也證明了完美的水粉比例與蒸煮火候。)
臺南碗粿的作法是先以在來米磨成米漿,接着在陶碗裡依序放入鴨蛋、蝦仁、香菇、肉片和肉燥,再倒入米漿,擺放在竹蒸籠炊熟。
只要掀起竹蒸籠蓋時,陣陣撲鼻而來的是竹子天然的香氣,是臺南人記憶裡熟悉的味道。
相較於南部碗粿的肉燥重口味,彰化以北的地區有截然不同的碗粿吃法,因以純米漿爲主,炊熟的碗粿完全是白色,把料鋪在白色的粿上面,常放的有菜脯、豆乾、韭菜、蝦米等,搭配蒜蓉醬油最對味!
因爲客家人大多分佈在北部地區,所以北部水粄(客家碗粿)比較多,比較Q彈,餡料包在裡面的碗粿則是南部比較盛行,偏向綿密口感!
平凡的美味小吃,是築構在不怕麻煩的堅持與用心!看似簡單的碗粿,其實不簡單!
作者爲資深廣告人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