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融/《四十年》:玩味音樂、歷史、政治與人情

文/陳樂融

民歌四十年系列活動衍生出之紀錄片。看之前情緒矛盾,因爲從提議中華音樂交流協會可以找外界合作拍攝上院線之紀錄片(而非活動側拍記錄),到真的選定製作團隊無緣參與,兩年多後要在大銀幕成品,多少有點忐忑。

▲《四十年》劇照(圖/牽猴子提供)

看完跟朋友說,還是很樂意推薦,也高興留下這些影像。不只人物訪談、跟拍與2015年小巨蛋演唱會片段,還剪接進去民歌二十、三十演唱會部分回憶。

情緒一直平穩,觸動想哭的是胡德夫、楊祖珺和包美聖段落

▲《四十年》劇照(圖/牽猴子提供)

片中看到音樂、歷史政治,也玩味人情。衆多年輕與此時的對照,傳主或健康或病弱,或明朗天真或沉吟婉轉,這幾年曾拍過衆多「資深音樂人口述歷史」計劃的侯季然導演,沒有太被能歌擅講會做表情藝人拉着走,維持着我認爲滿體貼客觀距離

但當然,這仍是同溫層的共鳴會極大於普世的一場音樂派對。陶曉清李建復致詞時說會反覆看上多遍,但很多青少年觀衆可能完全沒興趣

紀錄片若聚焦冷僻專業事件小人物故事,觀衆被牽着走的成分居多,導演儼然上帝;但一橫跨幾十年猶有商業餘溫與論述餘地流行音樂羣聚文化,太多幕前幕後觀衆聽衆的感受與記憶,絕非這兩小時紀錄片能涵括或滿足。

▲《四十年》劇照(圖/牽猴子提供)

侯季然(抑或出品單位)終究選擇了自己比較擅長、或院線片比較討喜的人物抒情基調,而完全放棄校園民歌運動更多從社會、政治、媒體文學、商業、國族可以正反論辯的可能。連「民歌」爲何能以某種類型側身華語流行音樂史歌詞旋律編曲、演唱等專業研究角度,也一概闕如

不過,面對龐大題材的掛一漏萬,是任何紀錄片在路線體量上都必揹的「原罪」。我們也就別太苛求。

●陳樂融知名創作人、媒體人、策劃人。遊走於作詞家作家主持人編劇、文化評論家品牌營銷顧問人文心靈講師等多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