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綠色出行,還需有效供給

新華社長春9月21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劉碩)每逢“無車日”前後,各種呼喚公衆綠色出行、低碳出行、健康出行的聲音此起彼伏。初衷雖好,但這種呼籲收效往往不佳。

綠色出行倡導了這麼多年,然而一些地方車越來越多,路越來越堵,其中的重要原因在於公共交通系統難以真正滿足人們日益增長、日趨多元的出行需求。在一些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線路密度合理車輛老舊、野蠻駕駛等問題依然突出,自行車道和人行步道設置不足、安全防護措施難見蹤影等讓人們很難對公共交通系統產生好感

公衆出行圖的就是便利快捷,但一些在公共交通系統中“遭罪”的體驗,則讓人不得不退避三舍,繼續選擇自駕出行,“無車”只能成爲一種美好的憧憬。

如今,有一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改善方面做出了探索,例如建設城市慢行系統、專用人行和自行車步道等,起到一定積極作用。但是從整體來看,距離人們對於先進、合理、高效的期待還有一定距離。

公共交通系統建設水平確與地方經濟發展有關,但能否把公共交通建好、用好、管好,並不完全是錢的問題,實際上更多考驗着有關部門是否真抓實幹,是否把發展公共交通作爲優先戰略來抓。

倡議發得多,不如把部分公交車髒亂差等問題改一改;口號喊得響,不如創新資金籌措方式把老舊車輛換一換新區新城建設規劃飛速,也得讓公共交通系統跟得上腳步

改變公衆的出行習慣,應着力提高水平、保障投入、完善服務,提供有效供給,讓人們看得到公共交通系統的優越性和便利性,才能實現有效引導,讓人們主動流向公共交通系統,逐步接受並喜愛。

(原標題:倡導綠色出行,還需有效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