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三大咖示警…美國晶片法傷害臺積電 將削弱晶圓一哥創新力

臺積電。(路透)

國際評論網站「評論彙編」26日刊出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臺積電前副總林本堅、中研院院士暨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謝長泰聯名撰文,批評美國晶片法以高額補貼鼓勵臺灣半導體制造商遷往美國,可能導致臺積電(2330)創新動力流失、失去先進半導體制造主導地位等後果,恐損害臺灣經濟甚至美國國安。

該文題爲「美國晶片法如何傷害臺灣」,探討美國爲因應中國大陸封鎖或侵臺的供應鏈風險,以「晶片與科學法」提供520億美元補貼鼓勵半導體廠遷美的可能影響。

文章指出,美日擔心先進半導體制造過度集中在地緣政治風險極高的臺灣,均提供補貼促使臺積電遷移。

晶片製造上,專門技術至關重要,工人須嚴謹、注重細節且力求一致性和及時生產,也應精熟設備作業原則和現場數據。日本具備充分精熟的製造工人,日方補貼可望成功,反觀美國雖精於晶片設計,工人卻缺乏晶片製造意願或技術,這也是臺積在華盛頓州卡默斯設廠25年來面臨的根本問題。

該廠原盼成爲在美國市場的灘頭堡,卻苦於找不到需要的工人,生產成本比臺灣高五成。該文預測,鳳凰城廠大幅延宕且較少臺積電供應商計劃進駐,將持續因缺乏具備技術的美國工人而苦戰。美方補貼看似不少,卻不足以在鳳凰城打造自給自足的半導體生態系。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2022年警告,爲求經濟安全而將半導體制造遷至美國將是昂貴卻徒勞。產業政策亦可能衍生無意後果,例如臺積電或將變得更關心爭取補貼,改變對創新的重視,而管理層恐因試圖解決鳳凰城廠諸多問題分散心力。

文章並指,美晶片法帶來三大風險。一,臺積電若不再關注創新,多爲美國企業的客戶和供應商將是最大輸家,且多由臺積電晶片驅動的AI革命將停擺。其次,臺積電對臺灣產能投資可能減少,降低產業對需求衝擊的韌性。三,臺積電可能迷失方向,導致先進半導體制造龍頭地位拱手讓人;若臺積電失去主導地位,將強化美國根本不在乎臺灣的觀感。

若臺灣經濟和安全受損,對美國國安之弊將大於增加美國半導體產能提升之利,「臺灣的安全終究即美國的安全」;美國更明智的策略應包括承諾保障臺灣安全並在日本等國打造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