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引燃AI百鏡大戰:跨越AI到AR的鴻溝
AI眼鏡掀起了CES的第一場熱潮,這個品類甚至將持續貢獻科技圈最大的看點。
“關於AI的幻想無限大,但是能實現這種想象力的產業鏈技術並不是很多,眼鏡確實是最理想的硬件形態之一。”CES現場智能眼鏡專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記者走訪了多家智能眼鏡品牌發現,看起來熱鬧非凡的行業,其實埋着存亡暗線。
記者在現場瞭解到,AI眼鏡的功能聽起來非常誘人,實時翻譯、拍視頻、接打電話、智能識物、智能導航等等,目標是“解放雙手”,AI、AR、VR功能的排列組合,更是給足了發揮空間。
不過,多位行業人士告訴記者,AI眼鏡現在還處在一個早期階段,無論是認知度、功能、銷量,都還有待時間檢驗。
目前,押注AI眼鏡的玩家們,既包括科技巨頭、手機廠商,也包括在XR領域潛行日久的光學廠家。
尤其是國內公司,一場“迅速入局、加大馬力、不行就改”的試錯行動正在上演。
與我們外行看熱鬧不同,懂門道的內行們告訴記者,要想讓AI眼鏡真正扛起下一代硬件形態的大旗,無論功能再炫酷,它最基本但也是最難的一點在於:首先要成爲一副真正的眼鏡。
只有做到足夠輕、足夠舒適,纔有可能被消費者認同接納。而這背後,考驗的是整個產業鏈能力。
業界達成的共識是:目前市面上的AI眼鏡幾乎都是半成品。這受限於發展初期產業鏈、大模型交互等方面仍需進一步完善。在佩戴舒適性、產品定位和理解等方面存在問題,每一個痛點都是當下最爲迫切的命題。
“沒有看過AI眼鏡的CES不完整”
據CES官網披露,在今年參展企業中,包含“AR/VR/XR”標籤的企業共達312家,聯想、雷鳥創新、Rokid、XREAL、雷神科技、Gyges Labs、大朋VR等一衆國內廠商都展示了自己的智能眼鏡產品。
記者在現場發現,多個AI眼鏡展臺人頭攢動,排隊的觀衆拐了幾個彎。關心AI落地故事的業內人士表示,不去AI眼鏡展臺看一眼,CES的行程甚至稱不上完整。
不過,或許受限於CES展館的網絡硬傷,記者體驗下來發現,雖然AR作爲一個相對成熟的品類,“大屏替代”功能表現不錯,但AI眼鏡的實際效果還不太穩定。
但追隨Meta腳步,加大對AI眼鏡的投入力度,這一路徑的可行性是被證明過了的。
AI眼鏡的標誌性時刻是Ray-Ban Meta快速突破百萬臺銷量。在業內看來,百萬臺就意味着邁過了第一個進入大衆市場的門檻,從此,該品類就有了進一步迭代演進的空間和可能性。
雷鳥創新創始人兼CEO李宏偉透露,在通過對用戶調研後發現,消費者對Meta推出AI眼鏡的體驗認可度高達60%,這一比例遠超第二名的產品。“可以說,Meta是2024年智能眼鏡的最好選擇,沒有之一。”也因此,包括雷鳥創新在內的不少廠商都表示,接下來希望超越Meta。
現實雖有難題要攻克,但前途應該是光明的。
這是引發衆多廠商下場AI眼鏡競速的一大推動力,另一重則是在於,隨着AI大模型興起並探路應用,AI眼鏡的前景尤其被看好。不少公司高管都指出:AI眼鏡是AI大模型的最佳終端載體之一。
這是因爲,AI眼鏡打開了基於三維空間和第一人稱視角的信息世界交互大門,這將進一步豐富AI大模型的數據資源,也將在未來賦能更多智能終端沿革。
IDC全球及中國副總裁王吉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IDC預計,2025年全球AI眼鏡出貨量大約爲1280萬臺,同比增長26%,五年複合增長率爲30%左右。
其中中國市場大約有280萬臺,年增速約在107%,也即實現翻番,未來五年複合增長率爲58%。“整體看增速確實很大,但是基數還是小。如何進一步打造更大的市場,還是要逐漸深入讓智能眼鏡的附加值進一步體現出來。”
從能用到好用
雖然AI眼鏡正在密集發佈,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現場體驗發現,對近視人羣使用還有一定改進空間。這也是廠商們都在意識到的問題:AI眼鏡先要做好眼鏡的體驗,然後疊加更豐富的功能。
XREAL現場工作人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在單品過百萬臺銷量之前,產品都不算進入了大衆市場。銷量就是最好的檢驗指標,因爲一旦有100萬人使用這款AI眼鏡,產品的佩戴體驗、基本功能和場景可以與用戶市場需求相匹配,同理可以類比早期智能手機百萬臺銷量時期。
“我們認爲,要讓一款智能眼鏡大衆化,首先這款眼鏡要佩戴舒適,不能太重、造型奇怪,同時兼容近視用戶羣體和不戴眼鏡用戶;其次纔是增加各種功能,例如音頻、顯示、AI等,進而幫助用戶減少使用手機。”該名人士強調,做好眼鏡是大前提。
目前對於近視人羣,CES現場展示了兩種主要方案,一種是藉助軟件方式,手動調整,但記者在現場體驗發現,這無法完全適配戴眼鏡人羣具體的面部結構特徵;另一種是疊加硬件方式,也就是在AI鏡片後面再加一對近視鏡。
此外,對大模型調用的體驗感受仍在迭代演進。
李宏偉在V3發佈會上表示,AI眼鏡很有機會取代消費者的無線耳機成爲標配,因爲其相比後者具備三大優勢:不容易丟、不硌耳朵、與人交流不顯得冒犯。當然挑戰在於,如何平衡小體積與高音質的關係。
“我們給AI眼鏡加了Beta標籤,因爲發現GPT演化速度極快,智能眼鏡也要跟上這種速度。”他續稱,AI眼鏡要實現豐富功能,需要投入巨量研發資源才能實現,當下更在意的是,要解決“能用”和“好用”之間的巨大鴻溝。
李宏偉直言,“我們認爲,目前全球所有眼鏡的AI功能,都還只是半成品。主流的AI眼鏡,在通過視覺識別這樣一個簡單的藍牙耳機問題時,響應平均時長高達4~6秒,這種體驗顯然不合格。”
究其原因,關鍵在於對信息的處理方式上。他進一步分析,過去的智能眼鏡會通過收到信息—在眼鏡內部轉化—直接轉到大模型進行處理,大模型需要在海量信息中進行搜索,浪費了大量查找時間。“我們的策略是,在上述鏈路中間加一個意圖識別中轉模型,讓信息可以在給大模型前,提前進行分類,這就可以大幅提升AI的響應速度。”
爲此,雷鳥創新與阿里雲通義達成了戰略合作,二者有共超過300人的AI開發團隊。“我們和阿里通義千問一起,共同爲AR眼鏡定製意圖識別模型。核心目的是在大模型處理之前,先加工信息,通過分發,給合適的模型安排合適的內容,降低整體響應時間。在雷鳥V3上,平均1.3秒就能實現AI響應。”
從AI到AR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對於不少廠商來說,從AI眼鏡向AR眼鏡迭代升級都是長期確定性的發展命題。只是當下,在AR硬件生態鏈仍在發展過程中時,可以先讓消費者熟悉“智能眼鏡”這款產品。
羣智諮詢也認爲,Ray-Ban Meta AI眼鏡爲AR眼鏡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尚未找到性能、便攜性和成本之間最佳解決方案時,採取一種更爲務實的產品策略——即暫時放棄過於全面,但可能犧牲用戶體驗的設計理念,轉而聚焦於核心功能優化與用戶體驗提升,可能是更可行的選擇之一。這種做法不僅有助於快速佔領市場並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同時也爲未來的技術迭代留出了空間。
Rokid海外事業部總經理管亮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AI眼鏡是剛需落地場景,當然目前還處在發展早期。Rokid在AR領域探索了大約十年,可以兼容市面上多款AI大模型。
“AI技術加入AR之後,需要更多傳感器和數據來完善感知能力,所以我們認爲AI+AR是天然契合的場景。”他分析道,當然挑戰在於,眼鏡還涉及消費者使用習慣問題,同時要考慮光學技術、電池技術等,如何讓一款智能眼鏡真正滿足消費者每天都能習慣佩戴是關鍵命題。
“目前我們也找到一些剛需場景,例如即時離線翻譯,並且只需要設置輸出語言,不用設置輸入語言,系統會自動識別消費者熟悉的語言類型進行翻譯;此外剛需場景還有提詞器、拍攝記錄等。”
李宏偉也指出,AI眼鏡對於AI的落地很重要,換個角度看,對於用戶接受AI+AR眼鏡也非常重要。“在當前智能眼鏡體驗不錯的前提下,下一步升級加上顯示等功能,會有更好的用戶基礎。這就類似智能手機發展也是站在功能機的肩膀上來推行。”
雷鳥創新也展示了下一代AR眼鏡產品雷鳥X3 Pro,搭載螢火光引擎、RayNeo波導的AI+AR眼鏡,產品將於2025年二季度正式上市。
羣智諮詢(Sigmaintell)移動事業部資深分析師陳學誠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要實現從AI眼鏡向AR眼鏡過渡這一願景,仍需攻克多項關鍵技術難題。
從硬件角度來看,單片全綵Micro LED是實現輕量化與高亮度顯示的潛在最佳方案,但其製造成本高、良率低,產業化仍需時間;高分辨率與大視場角的兼顧對顯示模組提出了極高要求,當前技術難以同時滿足;光學方案的效率(光損失低)直接影響顯示效果和續航表現,這仍是行業瓶頸;此外,芯片與算力、續航、交互等也存在很多難點。
長期看,羣智諮詢(Sigmaintell)執行副總經理兼首席分析師陳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考慮到AI眼鏡對比AR眼鏡目前還沒有融合顯示功能,也還沒有集成算力芯片,未來我們認爲整個AI眼鏡的逐步發展和成熟,是爲未來AR眼鏡快速上量在做準備。短期來說,AI眼鏡和AR眼鏡會是平行發展。目前這兩個品類在重量等多個方面還有較大差異,隨着時間推移,兩類產品可能會慢慢接近,甚至後續AR眼鏡會完全替代AI智能眼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