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他很疲勞,他還在幫你看病!
《財訊》調查發現,有極高比率的實習醫學生及住院醫師,最長連續工作時間超過三十小時,等於是在二十四小時的白班加上夜間值班後,在精神委靡的情況下,還在幫你看病!今年八月間,一位醫師在批踢踢醫療板發出一篇「受夠了」的文章,提到他早餐囫圇吞下一塊麪包之後,一直到下午三點,因爲胃痛,決定把冷掉的便當快速塞進胃裡,卻被一位家屬痛罵,「我爸都快痛死了,你居然還在吃便當,你還有沒有醫德啊?」讓他負氣寫下:「我決定不要當醫師了。我寧願去便利商店打工。」網民判斷這應該是一位年輕的住院醫師,纔會如此血汗,還因此上了新聞。
一位醫學生看到這則新聞後開玩笑說,「去便利商店打工,薪水還比當實習醫師高,爲什麼不去?」他說,實習醫師一個月領一萬兩千元津貼,可是一週工時幾乎都超過八十個小時,換算之後,時薪不到五十元。
實習醫學生因爲是學習階段,待遇或許還算其次,但長期以來臺灣醫療體系把實習醫師及年輕住院醫師,作爲補充人力不足的螞蟻雄兵,才讓他們「喊救命」。去年初,甚至發生成大醫院實習醫師林彥廷,在值班三十六小時後隔天,疑似過勞死的不幸事件,間接促成了「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的成立,希望外界能正視實習醫學生的權益問題。
▲實習醫師到底該不該納入勞基法,衛生署表示,將採勞基法中對技術生相關規定,以定型化契約方式保障實習醫生。(圖/立委吳育仁辦公室提供)
若以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ACGME)規範的「住院醫師每週工作時數不得超過八十小時,最長不能連續值班超過三十小時」,作爲參考基準,就可以看出臺灣醫師有多血汗。
根據醫勞小組調查內外婦兒四大科實習醫學生及住院醫師的勞動狀況,他們發現,在實習醫學生部分,約六二%每週工作超過上述的八十小時,平均單週工時是八十九小時;至於住院醫師部分,則有將近九成每週工時超過八十小時,平均每週工時是一○四小時。
不僅如此,醫勞小組執行委員、陽明醫學院學生陳宥任表示,調查中發現,有極高比率的實習醫學生及住院醫師,最長連續工作時間超過三十四小時,等於是在二十四小時的白班加上夜間值班後,在精神委靡的情況下,又連續工作了十個小時以上。
他指出,若進一步透過「職場疲勞量表」,請他們用主觀填答的方式回報自己的疲勞狀況,再和全國各行業勞工進行比較,結果發現,這羣年齡落在二十五到三十歲之間,正是體力達到頂峰的年輕醫師,居然是全國對工作感到最疲憊的一羣人!
醫界曾一再提出警告,醫師的過勞絕對不只是醫師的事情,諸多研究證實醫師過勞狀態對於病人就醫安全有嚴重的傷害,但這種狀況仍不時上演。
一位受訪年輕醫師自承,他曾經因爲過勞、身體不適,值班時雖然發現住院病人有些異狀,但仍然只做了「中規中矩」的處置,也沒有力氣再去多想爲什麼,就是把該做的事情做完;結果,隔天病人宿疾發作,雖然後來平安無恙,但他事後想想,仍然捏了一把冷汗,萬一有什麼不測,他可能得面臨法律上的責任。
這位醫師透露,根據教學醫院評鑑基準規定,值班至多三天一班,但他見過最可怕的值班紀錄,發生在某公立教學醫院的婦產科,一位想要請年假的醫師,因爲找不到可以接替的人,自己一口氣值了四十八小時的班。
有人形容,在實習或住院醫師階段,跟當兵很像,很多人都抱持熬過去就好的心態,用力燃燒自己的生命,期待可以趕快過關、升等。但是,去年卻發生了實習醫師林彥廷疑似過勞死的憾事,外界也才驚覺,由於實習醫學生尚未取得醫師資格,亦非勞工身分,造成家屬投訴無門。
醫勞小組另一位核心成員、長庚醫學系學生許睿琪表示,他們主要的訴求,包括爭取住院醫師與實習醫學生納入《勞基法》、訂定合理醫師工時和合理值班制度等等,但是還在等待官方的善意回應。根據衛生署答覆本刊,有關醫師合理工時的部分,初步規畫擬參考美國作法及醫學生聯合會等建議,考量得以每週八十八小時爲上限,但仍未定案。
「我們只是抱着還能夠改變什麼的小小希望,」許睿琪說。由於醫勞小組的核心成員,幾乎都陸續進入最忙碌的實習階段,光是找人開會就是挑戰;但他們還是相當積極的舉辦巡迴講座,希望爭取更多新血加入,連抗議標幟、活動等相關費用,有時候還是靠着大家墊錢撐過,「因爲我們真的很熱血」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