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線上-別讓「共體時艱」變成老闆的慣用語

過去在網路上,只要在勞資議題上,資方出現「共體時艱」等言論,多會遭到訕笑「慣老闆」,因爲勞工常是弱勢的一方,如果沒有有力的工會組織,難與資方抗衡。但近年來受到疫情影響,各國實施邊境管制措施,導致航空客運量大減,同時也影響到各國航空公司營收,甚至航空公司也申請實施無薪假、鼓勵勞工留職停薪等措施,讓勞資雙方度小月,勞工也確實在這大環境下共體時艱近三年。隨着邊境管制鬆綁,國人也開始出現報復性出國旅遊潮,航空公司一片前景看好的情況下,卻開始傳出另一波的勞資爭議。

運輸業勞權意識擡頭、再加上工會組織運作得宜、基層勞工對於自身勞動權益的重視,從2016年中華航空空服員罷工事件後, 2019年2月的華航機師罷工事件、以及同年6月長榮航空空服員罷工事件,航空相關產業勞工不斷爭取更合理的勞動條件與權益。

長榮航空子公司長榮航勤員工因不滿年終獎金繼續「共體時艱」,已在元旦連假串連合法休假,讓資方措手不及。無獨有偶,華航子公司桃園航勤佔桃園機場地勤工作量高達7成,桃勤企業工會從2022年底就開始針對逾20年不曾調整團體協約提出六大訴求盼能與資方進行協商,但勞資雙方協商破裂,不排除在6日展開春節期間罷工投票。

同樣也心疼勞工共體時艱三年,許銘春呼籲,經營團隊應該將經營利潤與員工合理分享,善待基層員工,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並盡最大誠意主動與工會協商溝通。在海嘯第一排的航空業,已等待疫情解封三年,地勤勞工也都和企業共體時艱,誠如交通部長王國材所言,企業集團應從更高度來善待員工,從集團的經營來回饋員工,唯有將員工視爲企業最重要的家人,分享企業經營的果實,才能留才於企業,穩定勞資關係,創造企業永續的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