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未來人力資本競爭將在人類智能與AI間展開 政府需大幅提高教育投資
11月3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蔡昉在第二十四屆中國經濟學年會開幕式上表示,從人力資本培養和公共就業服務方面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宏觀經濟部門需首先轉變觀念,充實和貫通政策工具箱。
蔡昉指出,過去宏觀經濟部門談論就業時,關注的是“菲利普斯曲線”,也即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的替代取捨關係。
經濟學理論通常認爲,需求側遭遇衝擊時,通過實施刺激性宏觀經濟政策,可以推動經濟迴歸正常增長軌道,實現充分就業,即消除週期性失業。蔡昉指出,隨着人口結構的變化,特別是老齡化、少子化和勞動年齡人口結構的變化,勞動者的就業能力有所減弱。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回到充分就業狀態,也不再對應原有的自然失業率水平,而是會更高。
因此,需要運用標準政策工具(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週期性失業,使宏觀經濟迴歸充分就業;另一方面,也要關注貝弗裡奇曲線,擴充、貫通長期化政策工具(公共就業服務和提高匹配效率政策)應對結構性矛盾,降低自然失業率。
蔡昉表示,未來應對勞動年齡人口加快減少和結構性矛盾加劇的基本路徑主要包括三方面:挖掘勞動力供給潛力、轉向依靠生產率的新動能、以人力資本質量替代數量。
其中,要首先從結構入手釋放總量潛力,增加勞動供給和增強社會流動。具體路徑包括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完善延遲退休政策。蔡昉表示,延遲退休政策不能“一延了之”,應該針對大齡羣體需求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和技能培訓。
在改善人力資本質量方面,蔡昉提到,未來人力資本競爭將從個人之間變爲人類智能與人工智能之間,因此,教育也因此具有更高的外部特徵、公共屬性,這就要求政府承擔更大支出責任,大幅提高教育投資——不能止步於達到GDP的4%,從娃娃抓起培養通識能力,幫助大齡羣體跟上科技潮流。
此外,蔡昉表示,要以新範式、新理念應對挑戰。不再僅以(教育或工作)年限作爲人力資本識別標準;解決AI“對齊”問題助人力資源取(揚)長避(補)短;年齡兩端勞動力混搭配置,形成中間羣體的生產率效應;完善勞動力市場制度和社會保護。
“未來人口結構中,中間羣體會有所缺失,如果將青年羣體和高年齡人羣混搭在一起,可能會產生1+1>2的效應。”蔡昉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