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人口紅利不等於年輕人口多
中新經緯11月30日電 (宋亞芬)30日,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和中國經濟學年會秘書處主辦的“第二十四屆中國經濟學年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學部委員、研究員蔡昉在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過去通過刺激經濟提高需求即可實現充分就業,而當前形勢下,需在公共服務等領域推進體制改革,並積極運用多種政策工具,以應對新的挑戰。”
蔡昉進一步解釋,改革和宏觀經濟週期性工具要結合,長期的工具和短期的工具也要結合,共同納入一攬子宏觀經濟政策工具箱。他表示,隨着中國人口結構出現新趨勢,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培養也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改革的核心在於挖掘人口紅利,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需要建立相應的機制,從供給側和需求側雙管齊下,支撐經濟增長,這是改革紅利的一個關鍵落腳點。
蔡昉認爲,面對勞動力市場的短缺,應創造新的勞動力供給,尤其是通過提升人力資本的質量來彌補數量上的不足。此外,中國在就業方面還有很多潛力可挖。比如,將農村地區還沒有充分就業的人羣轉移到就業行列當中。
蔡昉還強調,勞動力終究是有限的,單純依靠勞動力和資本投入驅動的經濟增長已難以爲繼,未來應通過創新驅動和生產力驅動推動經濟增長動能的轉換。
有些研究認爲,不發達國家的人口年輕化說明其有充分的人口紅利。蔡昉認爲這是對於人口紅利的錯誤認識。他指出,以撒哈拉以南非洲爲例,儘管該地區許多國家的中位年齡是16歲,看似人口結構非常年輕,但這意味着一半的人口尚未具備就業能力,是不能作爲勞動力的,因此人口紅利還沒有產生。(文章據蔡昉在“第二十四屆中國經濟學年會”的演講整理,未經本人審閱。)(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