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追憶 在老場館踏查過去歷史

▲克里斯·沈《Rastrum》。(圖/非池藝術網攝。)圖、文/非池中藝術網

喜愛逛展覽的朋友,對臺北當代藝術館應該不陌生。走進當代館紅磚建築,是否曾對它的歷史產生好奇?當代館展覽「破碎的神聖」橫跨本館、空總創新基地萬華等地,不僅展出場館歷史,也邀請10組藝術家一起挖掘過去,構築另一種觀看歷史的方式。展覽策展賴依欣集結近年對於空間記憶文本個人之間關係的思考,對展場進行歷史的踏查和梳理,並邀請藝術家從個人、集體歷史的角度衍生創作

臺北當代藝術館建築擁有96年曆史,最初是日治時期的「建成小學校」,供日本小學生就讀。策展團隊採訪三位校友和他們的後代,將訪談製作影片;也蒐集當代館的文件和歷史照片,在館外搭建的小木屋展出。藝術家克里斯·沈(Chris Shen)在長廊設置監視器與一排熒幕觀衆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走廊窗戶畫面隨着熒幕排列逐漸模糊,比喻空間的歷史隨着時間慢慢消逝、改變。…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