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憋尿」真的好嗎? 醫:當心膀胱容量越來越小!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攝影

臺灣婦女膀胱過動症的盛行率約在16~18%,隨着年齡增長而有增加趨勢。許多膀胱過動症患者經常接受抗毒蕈鹼藥物治療,一般會在治療12周後評估治療效果臺大醫院經過3年、追蹤122位女性患者發現,夜尿次數較多、服藥效果不甚理想及膀胱容積小,是影響膀胱過動症持續用藥或復發因子研究成果已於今年9月21日登上「停經(Menopause)」期刊網路版

許多婦女在停經後會出現膀胱過動症,導致精神不濟睡眠不足情況。臺大醫院婦產部主任林鶴雄教授表示,一般人的膀胱容量約介於250至400毫升之間,膀胱過動症的主要特徵,包括尿急頻尿、夜尿甚至尿失禁等4項徵兆,每天排尿超過8次就算頻尿。

林鶴雄說,一般人正常的排尿頻率爲2.5小時上一次,但頻尿、尿急患者,卻完全憋不了,只要一有尿液就得奔廁所,否則可能會出現漏尿或尿失禁等問題。面對膀胱過動症的婦女,目前醫師主要開立抗毒蕈鹼藥物治療,一次要吃3個月,但少數婦女卻因藥物順從性不佳,擅自停藥,以致影響治療成效。

林鶴雄表示,抗毒蕈鹼藥物主要的副作用口乾、便秘及眼睛乾澀。若遇到患者主訴口乾症狀,醫師會建議多喝水、嚼無糖口香糖緩解,便秘者則會開立軟便劑,眼睛乾澀者則會建議其尋求眼科醫師協助,或自行購買人工淚液緩解。

除了吃藥外,膀胱過動症也可以靠訓練改善,少喝利尿咖啡、茶,與在感受到尿意後,稍微忍個15分鐘,都有一定的幫助。緊接着,林鶴雄更提道,長輩常告訴小孩「不要憋尿」這句話是錯的,因爲這樣可能會讓膀胱日漸「縮水」。不過,雖然適度的憋尿對身體有利,但他也提醒「千萬不要超過1小時以上」。

此外,由於研究發現夜尿次數變多、服藥效果不理想及膀胱容積小的患者,對於抗毒蕈鹼藥物的適應性不是很好,若醫師在患者服藥3個月後,發現有上述症狀,可以建議延長用藥時間至6個月甚至9個月再停藥,以免膀胱過動症狀再度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