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恐懼籠罩 出版人:支持書展延期

圖爲2019國際書展。(本報資料照/許文貞攝)

書展確定延到五月再舉辦,許多出版業者都表示支持文化部的決定。逗點文創結社負責人陳夏民表示,其實有參展的出版社,各種文宣品、展冊應該都印了,但大家已經有心理準備,這些損失都可以理解。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也表示,不會去想損失,「在網路上還是可以辦國際書展,原本爲書展準備的庫存,會持續努力賣掉。」

文化部30日下午發佈書展延期訊息,出版社立刻開始忙着決定文宣品去留、展位裝潢如何保存,也要聯繫國內外作家、重新確認時間。前臺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時報出版董事長趙政岷表示,支持延期的決定,「倫敦書展在三月,義大利波隆那書展在四月,五月這個時段國外出版人來說也是可以的時間,不衝突,還能搭上4月23日的世界閱讀日,做閱讀推廣活動。」

趙政岷表示,過去幾年來,書展轉型成閱讀嘉年華,有大量的活動,如果照原定時間下週舉辦,承辦方參展商都沒有把握,作者讀者心裡都有陰影,「與其帶着陰影去參展,不如往後延,即使會造成損失,也還是比較好。」粗估時報出版因爲延期要重新制作的文宣等前置作業成本,損失不超過50萬元。

陳夏民表示,雖然對小出版社而言,國際書展是每年最重要的行銷時機和收入來源,這次延期可能也會損失幾萬元的前置作業費用,但延期是好的決定,「書展不是因爲恐慌而延期,而是因爲如果照原定時間舉辦,成效會比較差。」

陳夏民表示,像是港澳作家若來臺也要先隔離兩週,不可能如期參加書展活動,「有的國外單位、作家、版權人其實並非擔心臺灣疫情,而是擔心出入機場會增加染病風險,所以決定不來。」

陳夏民表示,國際書展可能會一天有十幾萬人在同一個空間裡聽講座,會近距離的握手聊天和互動,在疫情影響下,許多讀者因此決定不參加書展,「不管現在照常舉辦或延期,其實都是賠,延到五月,希望讀者到時就能開開心心、不帶恐懼的來逛書展。」

書展基金會執行長王秀銀則表示,對於損失金額,由於有許多行政作業內部還在協商,目前還無法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