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時代”風起雲涌!企業如何順勢而爲?
《科創板日報》10月27日訊(記者 李煜) 隨着新“國九條”、“科創板八條”、“併購六條”等政策相繼出臺,產業併購已成爲不少企業補鏈強鏈、做優做強、提升內在價值的重要方式。
近日,主題爲“以高質量併購重組促新質生產力”的產業併購研討會在上海舉行。該會議由申萬宏源證券、復旦科技園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財聯社、《科創板日報》作爲合作媒體。
會上,不少業內人士圍繞併購宏觀新形勢、企業併購重組新動機、併購時代機遇與挑戰、跨境併購等方面展開深入討論。
▍“併購時代”機遇與風險並存在致辭環節,申萬宏源證券執委會成員,申萬宏源研究所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周海晨表示,當前,IPO等再融資政策環境發生了變化,企業價值管理、併購投資創新模式和案例層出不窮,更多上市公司選擇通過產業投資、產業基金的形式,因地制宜地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尋找未來的第二增長曲線與轉型發展。
周海晨,“併購重組是支持經濟轉型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具,企業要通過資本市場發揮好併購重組的作用。”
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中國風險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復旦科技園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張陸洋表示,併購是企業共同面對的新質生產力,亦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但同時,併購也存在高風險,“這並非單純的併購方與被併購方的問題,而是一個涉及多方利益均衡的問題,如若處理不好則會失敗。”
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研究首席經濟學楊成長在主題爲《新質生產力下的企業併購重組新動機》的演講中表示,存量市場下,併購重組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方式。四大發展變革需要通過併購重組來實現:一是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二是股票市場存量結構的優化;三是股權投資鏈條的暢通;四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完善。
楊成長進一步分析表示,隨着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速突破應用,產業結構不再簡單是上中下游結構,而是技術鏈、數字鏈的結構,呈現核心產業、轉化平臺、應用場景“三段模式”。在新興企業依附關係下,技術企業、平臺企業等生態國核心企業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這些併購方向受到業內關注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9月24日“併購六條”實施以來,已有超百家上市公司對外披露了資產重組併購事項,其中既包括行業資源整合,亦有涉及跨界併購。
此次會議上,廣慧併購研究院院長,廣慧併購投資聯盟主席俞鐵成在主題爲《“大併購時代”的機遇和挑戰》的演講中表示,大併購時代將存在五大趨勢:一是市值分化,中小市值公司被逼通過併購“改命”;二是尋找靠山,中小企業主動被上市公司和大國企收購;三是國資入股,併購優質上市公司和產業鏈主企業;四是海外併購,打破前所未有的經濟封鎖與挑戰;五是強者恆強,巨頭企業更兇猛地進行產業併購整合。
“中國PE投資項目面臨巨大的‘堰塞湖’難題:這20年以來的發展,投出去20萬億的資金,至少涉及20萬個項目,但平均每年上市的企業僅約200家。”俞鐵成認爲,併購方向的選擇極爲重要,包括產業鏈上下游、同行、同客戶不同產品企業等。
申萬宏源研究所產業研究部首席研究員陳靜在主題爲《價值管理視角下的併購市場機遇》的演講中表示,供求兩方共同發力帶動併購市場活躍,基於“高質量併購潮”即將到來的基本判斷,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的科創類資產作爲被收購方有望兌現一定估值彈性,同時關注進口替代、產業鏈安全和卡脖子領域等國家戰略支持產業。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跨境併購話題亦引發現場熱議。
上海市工業和信息化產業併購協會會長馮林在主題爲《跨境併購的機遇和挑戰》的演講中表示,中國併購市場處於早期發展階段,成長空間巨大。當前是現金充裕、有戰略資源的中國買家併購特定類型海外資產的最佳時機。“併購不僅有助於企業自身的發展,也對整個產業生態產生積極影響。”
馮林進一步分析表示,在需求端,除了以往跨境併購中多數中國買家專注的“帶回來”邏輯,越來越多的中國買家利用跨境併購“走出去”,順應出海浪潮,通過收購海外渠道和產能,加速全球擴張;在供應端,高利率環境和市場壓力共同作用,使得中國買家不僅有機會接觸更多的併購機會,還能夠以相比過去要低的價格收購優質海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