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士林區自來水含大腸桿菌 醫直呼三大族羣須多注意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在臉書發文表示,當社區發現民衆發病頻率較高,提醒小於12個月的嬰兒、將近70歲高齡長者、免疫力低下者,需要多加小心。本報資料照

臺北市士林區溪山裡本月8日起,驚傳來陸續有里民不明原因上吐下瀉,超過20戶、逾百人,且持續增加,有里民認爲疑因403地震過後水質混濁釀禍。臺北市長蔣萬安今晚在臉書發文指出,根據自來水處水質檢測的採樣結果,水中大腸桿菌羣偏高,但導致問題的確切原因是什麼,他已經要求要同步釐清,並提供安全水源,確保里民不會使用到有疑慮的水。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在臉書發文表示,當社區發現民衆發病頻率較高,提醒小於12個月的嬰兒、將近70歲高齡長者、免疫力低下者,飲食方面需要自己小心,使用公共廁所也請當心,應減少使用頻率,並全面使用肥皂洗手。

姜冠宇說,目前不預設是哪一種病原體,原因是水源受污染的病原體是多重而複雜的,可能不會只有單一,絕對不是隻有大腸桿菌和諾羅病毒,只是大腸桿菌拿來檢測受污染水源,剛好很好用而已,那很直接代表人家的排泄物到你取水的地方。

「相關單位說要把水煮沸再飲用,但是也不見得有用。」姜冠宇說,如果水真的夠髒了,其實造成腹瀉是還好,但如果有嘔吐的症狀,就要小心,也可能是攝入了有些病原體預先形成的毒素,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腸毒素,或仙人掌桿菌的催吐毒素,而這些毒素是「耐熱」的。

如仙人掌桿菌的毒素,需要在90℃以上,加熱至少5分鐘,纔可能被破壞;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腸毒素則需要在80℃以上,加熱2小時纔可能被破壞,這些條件顯示,一旦這些細菌的毒素產生後,通過一般家庭烹飪方法來破壞,有時可能無法達到破壞毒素的標準。

姜冠宇指出,聽說這是食物與飲水中毒連環爆的節奏,而最近這個節奏真的是怪怪的,跟地震是否有關、還是跟氣候變化有關,還需要更多調查。

因此,預防攝取到受污染水源或食物,纔是王道,姜冠宇說,大家若觀察自家用水情形,如果出現天花板漏水了、地板隆起了、隔牆有漏水聲,或是開水龍頭怪怪的,涓涓細流(水壓下降),甚至是水有變色、或有氣味、或摸起來黏黏的(優養化、生物膜行成)等疑慮,可以直接考慮買飲用水飲用,避免遭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