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領投1.5億美元輸血 瑞幸咖啡估值9個月漲兩倍

綦宇 北京報道

4月18日,瑞幸咖啡方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公司獲得了1.5億美元B+輪融資,由貝萊德集團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資1.25億美元,投後估值29億美元,是A輪融資投後估值的近三倍。

值得注意的是,貝萊德目前是星巴克第二大股東(6.58%),也是最大的主動投資人。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瑞幸咖啡正在尋求赴美上市,而來自美國頂尖投資機構的入局,將在這一道路上提供有力幫助。

貝萊德的投資邏輯

和已經趨於飽和的美國咖啡市場不同,中國的咖啡市場存在着非常大的市場空間,足以容納下除了星巴克以外的另一家連鎖咖啡企業

根據Euromonitor的統計,2017年我國咖啡館行業總銷售規模1024億元,2011-2017年複合增速達13%,未來將持續快速發展。而行業的快速發展主要受益於居民消費水平提升、咖啡文化的逐漸滲透以及咖啡更強的消費粘性

值得注意的是,咖啡因成癮性註定咖啡有着更高的消費頻次。一旦咖啡文化滲透,很容易見證人消費量的提升。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整體來看,中國的連鎖咖啡行業還處在初始階段,未來數年還會出現每年超過兩位數的複合增長率。

因此,在投資人眼中,貝萊德的投資屬於典型的“投資賽道策略,而瑞幸和星巴克同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咖啡賽道上奔跑。

“可以看到,咖啡市場的巨大增長空間,是投資中國咖啡連鎖的重要理由之一。” 上海財大商學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教授鍾鴻鈞本報記者表示,“從貝萊德的角度看,他們投資的星巴克在中國成功地教育了市場和用戶,而更好地去分享中國咖啡市場蛋糕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去投資中國的咖啡連鎖企業。”

目前階段,瑞幸咖啡的市場規模和門店數量,還遠遠未達到一個成熟連鎖咖啡企業的要求,因此需要大量資金支持,保證門店擴張和品牌營銷,在短時間內達到一定規模,形成先發優勢。

而對於貝萊德來說,瑞幸是目前中國最合理的投資標的。“一年多的時間建成2000家門店,成爲中國第二。”鍾鴻鈞說,“強執行力團隊,是貝萊德選擇投資瑞幸很重要的另一個原因。”

獲得投資之後,擺在瑞幸咖啡面前的,依然是在快速擴張下的品質管控、門店管理等方面的挑戰,需要在運營上花更大的精力

擴張節奏飛快

從宣佈A輪融資至今,瑞幸咖啡的融資節奏飛快:2018年7月,瑞幸咖啡宣佈完成了2億美元的A輪融資;12月,宣佈獲得了2億美元的B輪融資,如果算上2018年4月份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瑞幸已經獲得了4輪共超過5.5億美元資金。

這樣密集的融資節奏在行業內絕無僅有,充足的“彈藥”讓瑞幸咖啡擁有大量資金“燒錢”擴張。瑞幸咖啡方面告訴本報記者,截至4月15日,瑞幸在全國已經入駐40座城市,今年前4個月入駐城市就達到了18座。

快節奏的融資、大幅度的擴張,瑞幸咖啡的“高歌猛進”也讓公司估值快速上升,從2018年7月A輪投後估值10億美元,到本輪投後估值29億美元,9個月時間增長了近兩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獲得B輪融資時,曾有媒體報道稱瑞幸咖啡9個月虧損超8億元。彼時,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兼CMO楊飛在今年1月份的戰略溝通會上表示,通過補貼快速佔領市場是瑞幸的既定戰略。

“全年的虧損將會遠大於這個數字。”他說,“短期時間內,用戶補貼是佔領市場的既定戰略,未來相當長的時間仍需要採取補貼策略,但會適度調整力度。”

在上述戰略溝通會上,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宣佈了一個野心勃勃的目標:2019年新開店2500家,總計達到4500家,從門店數量和咖啡銷量上超越星巴克,成爲中國第一。

也是因此,依靠快速大規模開店的策略和補貼的做法,引起了媒體和業內人士的質疑,擔心瑞幸咖啡會像其他依賴補貼的互聯網公司一樣,在補貼退坡後出現經營危機。

楊飛表示,目前瑞幸咖啡的模式在“盈利模式(每單賺錢),補貼模式(先博後約),營銷模式(自有流量池)上想得很明白”。而咖啡市場的競爭對手普遍比較“溫柔”,沒有單車網約車等那麼殘酷的競爭環境,因此從補貼的量上來看,也遠沒有那麼誇張。

鍾鴻鈞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瑞幸的商業邏輯,有其值得深思的地方。“這不是一個存量市場,和日韓人均360杯的年消費量相比,中國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他說,“激烈但健康的市場競爭,不僅有利於生命力強市場適應能力強的企業發展,也有利於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