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療機構破解老年人看病痛點

家住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社區的李大爺,平時有個頭疼腦熱就去家附近的社區醫院就診。

這幾天,李大爺在社區醫院做了胸片檢查。片子出來後,社區醫院的大夫通過網絡影像數據傳輸到一家二甲醫院――北京市第六醫院。這家醫院擁有醫學影像診斷中心,東城區所有的社區醫院都可以將胸片、心電圖影像傳送到這裡,由專家進行研判,隨後把診斷報告同步傳回社區醫院。

李大爺整個就診過程用時1個多小時,基本靠數據跑腿就能完成線上專家問診。

爲了使社區技師拍片規範、更符合診斷要求,東城區醫學影像中心定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技師進行培訓。遇到疑難病歷遠程診斷中心還能請三甲醫院專家進行會診。

北京市東城區醫學影像質控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志凌說,讓老百姓享受到最快最優的影像服務,能夠增強基層醫療承擔分級診療的能力,帶動區域內醫療服務發展

與之相配套,爲減少老年慢性病患者往返醫院的次數,北京市充分發揮家庭醫生的作用,通過在線問診等方式,爲65歲以上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家庭醫生簽約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多種方式的“送藥上門”服務。截至目前,北京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已覆蓋210萬名65歲以上老年人

做強社區醫院、培育家庭醫生,只是北京市醫療系統助老”“尊老”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在爲民辦實事的實踐活動中,北京市醫療系統從12345市民熱線老年就醫訴求的大數據中不斷找到痛點發力破解老年人看病難題

在北京市東城區普仁醫院門診大廳入口,擺放着一臺特殊機器就診者用自己的身份證醫保卡刷一下,幾秒鐘就能完成體溫檢測和健康寶查詢。

這個健康寶測溫覈驗一體機,主要是針對一些無家屬陪同的老年患者使用手機不熟練甚至不會使用手機的情況而增設的。它雖然看起來並不起眼,卻“搬”走了老年人就診流程中的一道坎兒

據北京市衛生健康委醫改處副處長陸珊介紹,近期,北京市爲老年人提供診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建立了老年患者“無健康碼”綠色通道。老年患者通過自助流調一體機,只需在屏幕上簽名,機器便可自動完成快速讀取證件信息、自動填寫流調錶格的任務。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人們就醫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渠道。單就掛號而言,從傳統的窗口預約,已延伸出網絡預約、微信預約、App預約等更加靈活便利的方式。但老年人作爲就診需求較大的羣體,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掛號方式反而可能增加他們的不便。

對此,北京市通過各種改善措施,滿足老年人的掛號需求。比如,爲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各預約掛號平臺可綁定多個就診卡,方便家人親友等代爲掛號;通過鼓勵門診醫師爲老年人提供診間複診預約服務,免去老年患者複診“搶號”煩惱……

陸珊介紹,北京市衛健委正通過號源下沉的方式,增加社區家庭醫生預約號源的數量,同時暢通其轉診渠道,在醫聯體內爲老年患者提供優先就診服務。預約轉診平臺正在建設中。

近期,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創建老年友善醫院,主要從老年友善文化、友善管理、友善服務、友善環境等方面推進醫療機構爲老人服務,全市累計已有253家老年友善醫療機構。今年,北京市衛健委繼續開展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工作,預計到今年年底前,全市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率不低於65%。(記者 劉世昕 見習記者 王�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