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碳中和學會馮武軍談ESG實踐與創新:傳統行業須重視轉型升級 成果轉化是最大痛點|ESG洞見

近年來,在“雙碳”這一全球性戰略目標的引領下,企業界積極探索ESG實踐的深度與廣度,試圖通過採用清潔能源、優化生產流程減少碳排放、推動綠色供應鏈管理、加強環境信息披露等多元化舉措,加快推動向綠色低碳轉型。

由於目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成爲主流,能源技術創新進入新時代,各國開始將創新重點轉向清潔能源技術領域,以清潔能源技術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技術爲核心的技術研發正在加速開發和迭代,已經成爲全球能源低碳綠色轉型的核心動力。

那麼,如何界定ESG實踐與創新?技術創新將如何推動ESG實踐? 與“雙碳”目標相關的前沿技術有哪些?未來技術創新將聚焦哪些領域?我國與國際相比還存在哪些差距?企業參與ESG實踐與創新的意義何在?

近日,針對上述話題,北京碳中和學會馮武軍博士接受本站財經ESG獨家採訪。

北京碳中和學會是由京能集團聯合北京工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共同發起,聯合院士專家、高校院所、研究機構、領軍企業、高科技公司等共同成立的學術性社會團體,通過打造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高起點的智庫諮詢平臺、高標準的人才培養平臺、高質量的成果轉化平臺,面向全球低碳綠色轉型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和技術需求,促進跨領域跨學科協同創新爲全球低碳綠色轉型和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支持。

出品|本站財經ESG

作者|馮武軍

目前,我國年能源需求已達50億噸標準煤,且預計未來仍將持續增長。單一能源難以滿足我國能源需求與綠色發展的困境,不可能僅依賴光伏風電來解決所有能源問題,必須建立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爲主的新型能源體系。因此,面對巨大的能源需求,我們的首要策略是“節能”,如通過餘熱利用等技術手段來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同時,針對高耗能產業,在實施“節能”的同時,還需要推進“替換”策略,即採用新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採用短流程替代長流程。例如將燃煤摻燒氨、生物質、氫氣等能源,或者使用熱泵替代傳統供熱、尤其是高效的超級熱泵。想要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我們必須擁有大局觀系統觀,敢於積極應用新技術甚至顛覆性技術,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傳統產業鏈正逐步縮短

“碳中和”作爲一個非常系統化的概念,根植於“能源革命”與“可持續發展”等早已深入人心的理念之中。這一進程不僅催生了循環經濟、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等關鍵概念,還在不同發展階段共同推動了低碳經濟的發展。

在衆多概念中,“能源革命”尤爲引人注目,它旨在摒棄高能耗、高污染的傳統生產方式,代之以高效、清潔的新生產力。誠然,我國能源革命已取得一定進展,但能否稱之爲真正意義上的革命,還需看其能否全面實現生產方式的根本性變革。

目前來看,各行各業都需將其自身高能耗設備和技術轉化爲更高效的新能源技術。長遠來看,將現有能源體系過渡甚至轉變爲新型能源體系,實現整個產業的綠色升級與轉型,已成爲不可逆轉的趨勢。

不難看到,鋼鐵的工藝流程從煤炭到焦炭,再到鍊鐵、鍊鋼,傳統產業鏈正逐步縮短、簡化。無論是鋼鐵、有色,還是建材,傳統行業“升級”的關鍵則在於工藝流程的優化與創新。這些行業需將原有的高能耗設備和技術逐步轉化爲更先進、更高效的新能源技術,以實現生產過程的綠色化。

在此過程中,“創新”是核心驅動力。在整個創新鏈條中,需要政府、產業、高校院所、應用場景及金融機構等多方面協同努力,即“政產學研用金”緊密合作,進而將科技成果與產業結合,進而實現轉化和應用。

具體而言,創新又涵蓋業態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思維創新等多個維度,強調各行業間協同合作。如業態創新,光伏產業創新,需有人攻關材料、有人負責研發產品、有人創新工藝、有人開拓設計,有人做技術服務,必須把大家放到一起事才能做成,這也叫做業態創新融合。

再如模式創新。近日,國家相關部門鼓勵央企及大型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跨領域合作推進創新項目,涵蓋海洋、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多個前沿領域,通過“牽頭單位”帶動相關合作單位共同協同培育戰新產業、未來產業。同時,此前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框架的提出,亦要求各行業尋求跨行業合作,共同探索低碳、高效的解決方案。

技術創新需解決資金問題

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方面,光伏風電及新型儲能技術是新型電力系統的重點發展方向,亦是當前智慧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新能源的波動性和間歇性要求儲能技術的同步發展,以確保能源的穩定供給。需要我國在儲能技術上加快技術研發加快成果轉化。

氫能作爲清潔、高效、規模化的能源載體,其應用前景廣闊。隨着成本的降低,氫能有望在工業、能源及運輸等領域實現廣泛應用,推動相關行業的綠色轉型。例如,在鋼鐵生產中,使用氫氣替代碳進行還原。此外,氫能還可能應用於船舶等大型運輸工具。

不可否認,當下確實有不少“氨”或“甲醇”作爲燃料的應用實例,不過這恰恰反映了我們氫氣儲運技術的制約。目前,有機液態儲氫被視爲較爲理想的方式,即將氫氣儲存的有機工質中,可實現常溫常壓下連續性儲運、能耗低、成本低、實現即析即用,但該技術尚未實現大規模應用,需加大各應用場景的工程應用。

此外,生物質能作爲第四大能源資源,其潛力巨大。生物質包括農林廢棄物等,還包括污泥、幹垃圾等廢棄物,通過技術創新,採用先進熱解直燃技術,可實現科學利用,通過高效、低成本、低排放等綜合優勢將這些資源均可轉化爲主要能源,從而替代天然氣、石油及煤炭等傳統能源。

誠然,在推進技術創新的過程中亦面臨着諸多痛點,其中資本投入問題較爲擔憂。衆所周知,技術創新是一個複雜且耗資巨大的過程,涉及研發、試驗、生產等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而科技創新涉及的新領域往往伴隨着高風險,很難吸引投資。投資者更傾向於在項目接近成功或IPO前介入,這就導致許多重大科研成果僅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甚至無法進行“中試”環節。

ESG體系應增設更多“硬指標”

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在探討碳中和目標下的具體行動時,我們強調必須結合中國特色,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ESG體系。這意味着我們不能簡單地照搬西方的ESG實踐,而是在借鑑國際成熟經驗的同時,緊密結合我國工業化發展的關鍵階段所面臨的複雜挑戰。

相比西方國家,我國工業化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因此也面臨着更爲複雜的挑戰。如上所述,我們不僅要考慮如何推動綠色產業替代傳統產業或促使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爲綠色產業,更要關注能源結構的轉變、產業結構的升級優化,以及碳排放量的有效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的ESG評價體系雖已採納了許多國際已往要求披露的指標,且在某些方面,如燃煤電廠等高耗能產業減排成效上,已達到全球領先水平。然而,這並未完全體現我們對ESG價值核心和評價基準的追求,也不足以證明企業能在碳中和背景下達標。

從某種角度上將,我國ESG體系可能仍側重於信息披露層面,尚未充分激發外界投資或顯著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近年來,發改委等部門多次強調加強科技創新和研發投入的重要性,呼籲各企業強化科技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而,在當前的ESG評估體系中,“公司治理”維度下的“研發投入”要素並未獲得其應有的核心地位,“創新能力”應改成“公司治理”的新要素。

同時,在“環境”維度上,我們亦可以增設更多“硬指標”,使其更加科學化,不僅涵蓋傳統的大氣、水、噪聲和固體廢棄物等監測數據,還應廣泛納入環保行動及其成效的評估,如企業修復廢舊礦山、植樹造林等實際貢獻。

面對時代變遷而衍生出的新挑戰,我們需重新審視並調整ESG評價體系,納入如新能源佔比等反映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要素。同時,企業應結合自身情況,設定明確的新能源發展目標,如將新能源佔比提升至50%等,以確保長期可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全球範圍內,廣泛推行“生產者責任制”原則,該原則明確要求製造商需對其生產的產品在達到生命週期終點時負責回收與妥善處理,防止簡單丟棄所帶來的環境污染。

我國在這一方面的實踐應加大力度,考慮產品的全生命週期、關注各環節碳足跡。像新能源領域光伏板、風力發電機葉片、動力電池等在長期使用後,應加大力度研發廢棄物處理處置的新技術工藝。

要知道,處理這些廢舊物品的過程直接產生經濟收益不高,如從廢舊冰箱或手機中提煉貴重金屬那樣,因此往往伴隨着不菲的經濟成本。鑑於此,平衡環保投入與經濟成本亦應該成爲“環境”維度的一個重要議題。

同時,對於企業自身而言,綠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不僅能滿足國家碳排放指標,亦能促進企業自身發展。同時,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必須不斷創新,不僅要在同行業中保持競爭力,還要應對跨界競爭。

爲此,企業應加大對員工的培訓教育力度,不僅提升員工的低碳環保方面的知識儲備,更要激發其創新意識,提供深造學習機會,以拓寬視野、增強能力。目前,北京碳中和學會等機構不僅在加大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力度,還定期舉辦新能源協同創新、碳中和能力提升等免費培訓,旨在普及優質內容,提升社會認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