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家庭照護支持應由“補供給”轉向“補需求”

原標題:市政協建言“老老人”居家養老服務(引題)

家庭照護支持應由“補供給”轉向“補需求”(主題)

北京日報記者 孫穎

昨天(12日),圍繞“提高養老服務針對性,破解高齡及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養老難題”議題,北京市政協舉行專題協商議政。與會專家委員建議,應實現由“補供給”轉向“補需求”,全力做好家庭養老照護支持。

支持家庭養老照護

“補供給”轉向“補需求”

當今家庭的少子化、小型化,客觀上對傳統家庭養老功能造成衝擊,採取措施激發和強化家庭養老功能是當務之急。調研組建議,做好“老老人”家庭養老照護支持,應統籌資金,推動由“補供給”向“補需求”轉變。

要遵循一視同仁,同等情況、同等對待的原則,對入住機構和居家養老的“老老人”及其家庭通過提供補貼津貼、住房優待安排以及稅收減免等措施,確保更多“老老人”家庭能夠獲得必要的經濟援助與支持,有效降低家庭養老照護方面的經濟成本。在建立系統化的家庭照護者培訓體系的同時,要出臺政策,對家庭照護者獲得喘息服務做出制度性、機制性安排。

“推動子女護理假的落實,細化養老護理假的適用範圍、天數、申請流程、工資待遇等具體規定,確保可操作性和可執行性。”市政協委員,醫養康(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餘立新建議,還應出臺稅收減免、社保補貼等配套政策,激勵企業積極落實養老護理假制度。

優化養老助餐服務

智能提供可口老年餐

用餐是“老老人”日常最基本的需求。調研組建議要實踐探索形成統一的“制餐-分餐-送餐”模式,這種模式有利於確保食品安全和成本控制,有利於養老助餐可持續發展。要形成服務平臺集成供、養老服務機構網點輻射供、社會餐飲企業分散供、中央廚房等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連鎖供、老年餐桌補充供的多元化助餐方式,豐富“老老人”用餐選擇。

在推進新增養老助餐點建設的同時,應關注養老助餐送餐環節,針對送餐服務達到一定規模的單位,可以參照快遞物流車的管理模式,允許其專門送餐的電動車在規定時間、規定範圍內上路,爲所在社區“老老人”提供送餐服務。

“還應鼓勵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分析老年人的飲食習慣、口味偏好,結合其健康數據,提供適合老年人的多樣化老年餐。”市政協委員,海淀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李衛華建議讓養老助餐更智能,比如引入語音訂餐功能,老年人只需說出自己的需求,系統就能自動識別並完成訂餐流程,實現智能配送,根據老年人地址和送餐時間要求,自動規劃最優配送路線和時間表,確保準時送餐。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