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評選:21世紀最偉大的10本小說
01
豆瓣:8.8分
《半輪黃日》是尼日利亞女作家阿迪契爲20世紀60年代的尼日利亞內戰(1967-1970)譜寫的一曲哀歌。小說以史詩般的結構,通過幾對普通男女在尼日利亞內戰中經歷的變遷,去拷問在荒誕殘暴的戰爭面前,身份、國界、愛情、友誼這些堅固的概念如何倖存……
13歲的烏古家境貧寒,去恩蘇卡大學的教授奧登尼博家擔任男僕,主人給予他的學習機會讓他逐漸擺脫了矇昧和迷信;伊博族的酋長千金奧蘭娜是奧登尼博的女朋友,她的家族在內戰前有顯赫的聲勢財富,崇尚自由的奧蘭娜卻一直與勢利投機的家人保持距離;奧蘭娜的孿生姐姐凱內內一直照料着家族的生意,她和旅居尼日利亞的英國記者理查德之間產生了愛情,對後殖民主義的虛僞深惡痛絕的理查德一直試圖公正客觀地記錄這個國家經歷的一切。
當那場極端殘暴的戰爭爆發,當尼日利亞的北部和南部爲後殖民主義的詛咒所驅使並走向自相殘殺的結局,這幾個主人公的命運隨之遽然改變,他們對自我、友誼和愛情的忠誠也面臨嚴峻考驗……
02
豆瓣:8.5分
《基列家書》是基列三部曲的第一本。整本小說其實是年事已高的牧師約翰•埃姆斯給自己的幼子寫的家書,亦是一部濃縮的美國近代史。
在愛荷華州一個叫“基列”的小鎮,鰥居多年的牧師埃姆斯在禮拜日的教堂裡邂逅了現在的妻子萊拉,並在不可能生育的年紀擁有了一個兒子。在即將離開這個世界之前,爲了向幼子解釋他從哪裡來,又將生活在怎樣的世界,埃姆斯借托這封書信回顧了自己的家族歷史:他身爲牧師的祖父如何狂熱地參與美國南方如火如荼的廢奴運動,讓家庭陷入分裂和絕望,並與持和平立場的兒子至死無法和解;而埃姆斯自己又如何在漫長的孤獨歲月裡,調和自身的悲劇和對上帝的信仰的衝突。
《基列家書》是瑪麗蓮•羅賓遜最負盛名的作品,它用“父與子”的主題詮釋了一個屬於美國的悲傷的故事,雋永而平實地呈現了存在本身神秘而驚人的力量。
03
豆瓣:8.5分
【《糾正》造就了“一位偉大美國小說家”、一部與《自由》一樣“真正好看又偉大的小說” 】
★ 喬納森•弗蘭岑:美國新一代文學大師,十年來唯一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作家。
★ 《糾正》:復興美國文學傳統的世紀之書,通過《糾正》,他讓小說迴歸到更有人性、更傳統的層面。
★ 英 美文壇頂級文學獎雙重認可:美國全國圖書獎、 英國詹姆斯•泰特•布萊克小說獎。
★ 權威媒體一致公推:《時代》“1923—2005年英語小說BEST100”;《紐約時報》“2001年TOP10”。
★喬納森•弗蘭岑:“這本書忠實記載了我這個人……我人生目前爲止最重要的經驗,就是和我父母住在中西部的成長曆程。我覺得他們無法爲自己發聲,我覺得他們的經驗——價值、生存的經驗,他們所擁有的美國經驗——我感覺這是我的一部分,我也是它的一部分。這本書我最重要的主張就是要回憶與體驗,給予它真實的生命與形態。”
伊妮德•蘭伯特,當了五十年的妻子和母親之後,準備讓自己享受一下快樂。不幸的是,她的丈夫,艾爾弗雷德罹患帕金森症,逐漸精神失常。他們的孩子也早已飛出了家庭的小巢,奔向各自生活的悲劇。
大兒子加里,銀行的投資經理、居家男人,正努力說服自己和家人他沒有臨牀抑鬱症——儘管各方面證據相反;二兒子奇普,因性醜聞失去了高校的穩定工作,處於半失業狀態,指望着靠手頭的劇本賺錢;三女兒丹妮絲年輕美貌,逃離了慘淡的婚姻,成了紐約高級餐廳的主廚,卻與一位已婚男性有染——至少她母親如此懷疑。
儘管情勢看起來無比絕望,伊妮德卻意志堅定,她要糾正一切的錯誤,享受全家人的最後一次聖誕歡聚。
04
豆瓣:8.3分
《已知的世界》以美國十九世紀末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史實爲基礎,敘述了一個黑人奴隸主匪夷所思的一生。
主人公亨利·湯森生爲黑奴,用錢贖得自由身後,經營有方,在弗吉尼亞買下了自己的種植園,蓄養起自家的三十三名黑奴。湯森喜讀彌爾頓的《失樂園》,卻像他從前的白人主子一樣,經常讓他的奴隸吃鞭子。湯森死後,他性格柔弱的寡妻難以爲繼,種植園終於在內戰的前夜陷於大亂……
《已知的世界》被視爲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間英語文學中無與倫比的史詩鉅作。以宏大的氣魄,將個人的命運交疊成了歷史;以完美的小說技巧,再造了“一個世人自以爲了解的非凡世界。”
05
豆瓣:8.3分
猶太男孩喬·卡瓦利在魔術大師孔恩布魯的幫助下,躲藏在“魔像”棺材中,逃離了納粹佔領下的布拉格。之後,從戰亂的歐洲偷渡到日本,最終輾轉來到美國,與定居紐約的表弟山姆•克雷一家相會。
卡瓦利以驚人的畫技,與滿腦袋鬼點子的表弟克雷聯手,大膽向玩具公司提出一個超級英雄漫畫的創作計劃。在那個人心低迷的大蕭條時期,這無疑是一場空前的賭注!他們將各自的夢想、慾望和恐懼訴諸畫筆,結果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二人創作的《逃脫俠》一炮而紅,由此美國漫畫黃金時代拉開序幕!
在夢想實現、名利雙收的同時,喬邂逅了一生摯愛羅莎,並且得知弟弟托馬斯也有機會乘坐難民船來到美國!而山米也遇見了英俊的廣播劇演員培根,二人感情逐漸升溫……
然而,傳奇的一頁才揭開,無情的時代卻給他們開了一個殘忍的玩笑……夏邦用生花妙筆講述了一個精彩難忘的有關成長、愛情和夢想的故事。
06
豆瓣:7.8分
★ 當代經典史詩鉅著 兩性人之特殊視角
★ 縱橫古今、纖毫畢見地探索人性玄機
★ 榮膺2003年度美國普利策文學獎
★ BBC評選爲21世紀最偉大的12部英文小說
主人公美籍希臘裔人斯蒂芬尼德斯“出生”過兩次:第一次是1960年在底特律,那時她是個女嬰;第二次是19 74年在密執安州,那時他成了個十四歲的男孩。按醫學報告,她/他是個罕見的“兩性人”,但是她/他的宿命,或者說人類共同的宿命是:必須選擇一種人生,或者是“他”,或者是“她”。
這是一本如同史詩一般氣勢恢弘的鉅著,書中主角“卡利俄帕”與九位繆思女神之一同名,那位女神司掌的正是史詩。故事以一個希臘家庭三代人爲背景,他們從小亞細亞一處能俯瞰奧林比斯山的小村落逃難到漫天煙塵的底特律,見證了這個汽車城的光輝歲月,經歷了1967年的種族暴動,最後來到密歇根州一處名爲格羅斯角的郊區。少女初長成的卡利俄帕,卻發現自己生理上的發育比其他女孩慢很多,醜小鴨遲遲未能變成天鵝。而且,卡利俄帕在情感上的偏好也是喜歡同性好友,難道這真的只是源於女校的同性情誼,或是有某種深層的原因,就像她體內潛藏着的番紅花一樣,正在蠢蠢欲動?一次意外事件解開了卡利俄帕的身體之謎,把“卡利俄帕”變成“卡爾”,也揭開了源自祖父母甚至更爲久遠的家族秘密。
沿着家譜溯流而上,追尋橫亙在兩個大陸數百年的基因宿命,這個回溯,不僅是身體的、一個人的存在上的,也是文學上的。這一切令《中性》同時彰顯出男與女、悲劇與喜劇、古典與後現代的雙重面目。
以兩性人之特殊視角,以集大成之文學技巧,鋪陳一個希臘裔家庭在美國曆史長河裡的命運遭際,講述一位青春期少年艱難的自我身份認同過程,縱橫古今、纖毫畢見地探索人性玄機。
07
豆瓣:7.9分
讀懂這本書,就讀懂了當代西方世界。
“他們越是向未來奔跑,就越是在滔滔不絕地闡述自己的過去,那個曾經待過的地方。這正是移民的另一面,他們無法逃避自己的歷史,正如人逃不開自己的影子。”
21世紀最受矚目的處女作,“英國青年一代作家代表”扎迪•史密斯代表作。
“新千年第一部傑作。”
——《舊金山紀事報》
“一部雄心勃勃的小說,涵蓋了種族、歷史、政治、 文化、信仰與性等所有重要領域。”
——《紐約時報》
世紀之交的北倫敦,人們的姓氏和名字混淆了他們的來處,編結成一張交錯複雜的網。中年失婚、自殺未遂的白人阿吉與年輕的牙買加黑人姑娘陰差陽錯地結爲夫婦,他在二戰中結識的孟加拉好友薩瑪德也帶着妻子來到倫敦定居。阿吉一生庸碌無爲,凡事都靠擲硬幣作決定;薩瑪德出身優越,卻只能在小餐館當侍應生。隨着他們的下一代漸漸長大,個人的信仰危機演變爲父輩未竟的期待,代際之間的觀念差異、身份錯位的迷茫與憤怒,以及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碰撞與衝突,漸次濃縮於這座城市的西北角,最終在新年夜爆發成了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故……東西方文化的交匯動搖着個體的來處,裹挾着幾代人的命運,書寫着獨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慾望與恐懼。
08
豆瓣:8.0分
這本書講了一個普通多米尼加裔美國宅男的回鄉遭遇,他在生活中是個胖、醜、自閉的孤獨男孩,生活裡只有《奧特曼》、《星際爭霸》、《神奇四俠》。回鄉之旅他覺得他應該可以找到個女朋友,併爲此努力。在特魯希略統治的多米尼加時代,他的外祖父曾是當地名流,在那裡,“法律、信仰都不起作用,只有性”這個受到詛咒的家族爲了保護女兒免受暴君摧殘,家破人亡。事隔多年,美國人奧斯卡回多米尼加度假,在他暴力橫行的祖國他愛上了一個妓女並被她的軍閥情夫追殺……
本書爲2007年美國普利策、全國書評家協會獎雙料得主。
09
豆瓣:8.3分
★權力、性、忠誠、友誼、宗教、階級和治國之道……歷史書上看不到的都鐸王朝,希拉里·曼特爾向你娓娓道來——每一段歷史下都有另一段歷史。
★布克獎史上最暢銷歷史小說:一舉包攬歐美兩大文學獎項——
2009年英國布克獎×2009全美書評人協會獎
★兩屆布克獎得主希拉里·曼特爾史詩鉅著“都鐸三部曲”開篇之作
★書寫“教父式”梟雄托馬斯•克倫威爾的傳奇一生,揭開都鐸王朝血腥黑暗的宮廷秘辛
★2015年BBC六集迷你劇《狼廳》原著,創BBC收視紀錄,獲美國第73屆金球獎最佳迷你劇和電視電影獎
★《衛報》“21世紀一百本好書”排名第一、BBC評選“21世紀偉大英文小說”排名第三
在這個黑暗的歷史舞臺上,人人自危,一步之差便有殺身之禍。不過,主人公托馬斯•克倫威爾卻是個例外——他冷酷理性、心思縝密,在君主、教會、貴族之間,縱橫捭闔,遊刃有餘;他善解人意、舐犢情深,對待愛人、親人、朋友,細心周到,無微不至。
《狼廳》以亨利八世與凱瑟琳王后的離婚案爲切入點,伴隨着紅衣大主教的失勢,凱瑟琳王后遭廢黜,亨利八世迎娶安妮•博林等一系列事件……宮廷內外,風起雲涌,終以托馬斯•莫爾之死收場;克倫威爾處心積慮、步步爲營,終於位極人臣。小說以克倫威爾的生平與亨利八世的宮廷爲主線,編織了一張反映16世紀初英格蘭政治、宗教及經濟圖景的巨網。
10
豆瓣:7.6分
●普利策獎、國家書評獎雙料作品。
●蘋果教父史蒂夫•喬布斯一生最愛的女人——珍妮弗•伊根,對“時間、命運與情感”的透析、嘲諷和感悟。
●如果當初伊根沒有選擇對喬布斯放手,今天的結局又會怎樣?
●被美國書評界譽爲“連普魯斯特看了也要爲之驚歎的小說”
●最具實驗性的魔方體“ Magic cube”後後現代 “post-post modern” 小說。
●最具腦力、邏輯、時空轉換想象力的小說。
●一本由13個精彩短篇錯位組合而成的長篇傷感之作。
●針對本書最具實驗性的第十二章,有人斷言:如果該書的寫作手法受到追捧,那將預示着西方文明的終結!
美國著名作家、普利策獎和國家書評獎雙料得主珍妮弗•伊根(Jennifer Egan)的獲獎作品——《惡棍來訪》一書猶如一張音樂唱片,由Part A 和Part B兩個部分組成。全書用13個既相互關聯又相互獨立的片段13個“曲目”講述了一系列有趣的人物的故事:一位身染盜竊癖的女秘書;一位在採訪時試圖非禮女明星而爲此坐牢數年的八卦雜誌記者;一位事業上遭受挫敗之後鋌而走險的前公關經理;一位在事業上走下坡路的唱片公司監製;還有這位監製的老師——一位曾經叱吒風雲的唱片業老大;此外還有當年那羣中學生中的搖滾明星、如今卻落魄成一位清潔工的不得志中年人;一羣迷戀搖滾樂的70年代中學生;兩個熱衷於研究搖滾樂和製作PowerPoint幻燈片的(零零後)少年………這些看似獨立而又個性化的人物故事猶如各個精彩曲目散落在全書的十三個章節之中,作者用音樂這條主線巧妙地將這些故事串聯起來,展現了整個美國音樂產業、不同時代的科技與文化現象,一代搖滾青年的青春與理想,在時間的流逝中興衰、起落與幻滅。音樂產業的辛酸流變,科技的突飛猛進,情感的起起落落,無不刻上了時間“惡棍”的無情烙印。
該書傳達了一個讓人慨嘆的主旨——時間這條“惡棍”依次造訪這些故事裡的主人公,青春逐漸消逝,夢想消耗殆盡,在時間這條長河的岸邊回望逝去的愛情、友情、遺憾、創傷,不禁令人唏噓。
橫掃歐美所有重要文學獎項,作者憑本書入選2011年《時代》100位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2011年普利策小說獎、2011年美國國家書評獎、2010年《紐約時報》最佳圖書、2010年《時代》最佳圖書、2011年美國國家傑出圖書獎、2011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圖書獎、2011年國際筆會/福克納獎決選作品、2011年柑橘獎入圍作品、2011年英國亞馬遜總榜第二名、2010年美國最佳短篇小說獎、2010年《紐約時報》年度值得關注作品、2010年《出版人週刊》十佳圖書、2010年《洛杉磯時報》圖書獎、2010年美國沙龍圖書獎、2010年《華盛頓郵報》十佳圖書、2010年《人物》十佳圖書、 2010年《芝加哥論壇報》十大暢銷小說、2010年 微軟在線雜誌Slate.com十佳圖書2010年《書單》雜誌小說榜排名第一、2010年《舊金山紀事報》十佳圖書、2010年《紐約新聞》十佳圖書、2010年《村聲》十佳圖書、2010年《奧普拉》十佳圖書、音樂十佳圖書、2010年美國國家公共電臺最佳圖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