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再戰小程序?

作者|樟稻

編輯|伊頁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革命性的產品出現,然後改變一切。”

2007年1月9日,時任蘋果CEO的史蒂夫·喬布斯,在初代iPhone發佈會開場時說道。自此,iPhone開始了改變世界的旅程,這一天也被無數果粉譽爲夢開始的地方。

10年後的同一天,微信小程序於2017年1月9號正式上線。

張小龍發了一條朋友圈,內容爲“2007.1.9”,同時配上了六張初代iPhone的產品發佈圖。寓意不言自明,致敬之外,張小龍無疑對小程序抱着極高的期許。

以終爲始,小程序早已成爲微信生態不可或缺的一員。近期舉辦的微信公開課上,小程序宣佈日活突破4.5億,在11大小程序陣營(騰訊系、阿里系、百度系、快應用、360等)中,可謂一枝獨秀。

在普通用戶的淺層感知面,微信小程序早已定鼎江湖,但在平靜湖面之下,隱隱暗潮正在涌動。

1月17日,百度聯合美團、小紅書、順豐、攜程、等十餘家企業宣佈開啓互聯互通深度合作,在流量、技術、服務生態三大層面展開。

雙方合作的抓手,正是百度智能小程序。此前在2021年末發佈的“超導計劃”,百度宣佈與多家頭部手機廠商達成合作,同樣落點在小程序上。

作爲BAT中最晚佈局小程序的一家,百度此次展示出了果斷的一面。一直帶有“跟隨”色彩的支付寶小程序亦不落下風。

2021年5月,支付寶將“我的小程序”放在APP首頁九宮格,用戶可一鍵訪問最近使用或收藏的小程序。

除此之外,支付寶小程序近日先是上線收藏動態功能,又將頗有“觀衆緣”的集五福活動面向商家開放——商家可以通過自己的支付寶小程序爲全國用戶發放福卡。

諸多動作背後,都反襯出支付寶爲小程序傾注了更多心力。

與兩者對比,微信小程序頗有穩坐釣魚臺的氣勢,但隨着競爭態勢加劇,或避免不了被裹挾着再次進入三方混戰的局面。

爲了避免被時代拋棄,大公司冒險進入未知的非舒適區,進行血淋淋的左右手互搏,焦慮感隨之而來。

在2016年的微信公開課上,第一個登臺發言的張小龍談到一個新東西——應用號。

“我們在討論一個新的形態,叫應用號。平時不發東西,他安靜地存在在那,低頻的需求不需要安裝APP,微信嘗試讓更多APP以輕量便捷的形態在微信中存在,就是應用號。”

一年後,應用號如期上線,不過名字變成了小程序。

馬化騰曾在張小龍的朋友圈解釋了緣何改名,“蘋果不讓叫應用號,也許反而是好事。”

如今來看,馬化騰一語中的,小程序在微信生態中取得累累成果。2018年,在微信小程序迎來正式上線的第二年後,一衆後進生們,也紛紛以“小程序”的稱號入場。

在2018年7月4日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正式發佈了百度智能小程序;同年9月12日,在螞蟻開放日小程序專場上,支付寶宣佈結束小程序公測並正式上線。

湊齊BAT後,小程序熱度猛然上升,其中,BAT各自的動作紛紛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爲了應對微信的先發優勢,支付寶和百度各顯神通。

支付寶小程序正式上線之前,2018年7月31日,支付寶宣佈在首頁上線“小程序收藏”入口,用戶可以把喜歡的小程序添加收藏在一起,方便隨時查看和啓用。

此舉被行業視爲支付寶發力小程序的開端。

緊接着在8月末,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在一場開發者沙龍上透露,“支付寶小程序是螞蟻金服未來三年最重要戰略之一”。至於在2019阿里雲峰會上發佈“阿里巴巴小程序繁星計劃”,則是後話。

一句話概括,支付寶小程序以“離錢、離信用、離服務最近”的差異化屬性來開拓市場。

作爲BAT三家中最晚開始在小程序佈局的,百度的策略算是三家中最特別的:最早開源了小程序。

2018年12月20日,百度智能小程序開源聯盟成立,愛奇藝、快手、58同城等12家企業與百度正式簽約,成爲開源聯盟的首批戰略合作伙伴。

與上述兩者相比,微信小程序的動作主要爲在微信生態中所獲資源和細節的調整,譬如在2018年12月,微信購物單推出,微信正式以搜索形式給小程序派糖。

隨着時間流逝,2019年至2020年,小程序之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一方面,同一時期雄心壯志佈局小程序的字節跳動系和360等玩家,並沒有太多成績跑出。不難看出,小程序市場格局已經出現兩極分化的梯隊。

另一方面,被BAT釋放的紅利吸引,進入小程序領域掘金的創業者和資本方,也已逐漸冷靜下來。

反映在資本市場上,金沙江創投主管合夥人朱嘯虎曾表示,2018年是資本“跑步入場小程序”的一年,全年融資金額從10億+漲到了80億+。但在2019年後,投資人逐漸把目光轉向教育、消費、深科技等領域。

這一階段,在這場BAT小程序之戰中,單從平臺數據上看,AT的小程序生態更爲繁榮。

據即速應用發佈的《小程序2019年行業年中增長研究報告》顯示,微信小程序日活躍用戶有望突破3.5億。而支付寶小程序預計也將在“小程序繁星計劃”的推動下,實現3億日活大關的突破。

進入2020年,疫情成爲新變量,助推小程序完成進一步的市場培育。小程序迎來爆發性成長,因爲防疫需要,用戶使用小程序的頻率和場景變多。

該時期內,小程序生態邁入了商業發展期,BAT三家競爭趨勢稍緩。

新一輪的競爭態勢下,戰火再次由百度和阿里點燃,雙方的路徑和目的卻各不相同。

先拿百度來說,早在2013年,百度就在百度世界大會上宣佈推出“輕應用”,即是指由百度提供開發工具、開發資源和後臺支撐技術,讓開發者將APP移植到百度平臺,無需下載、即搜即用的全功能APP。

從這點來看,百度纔是最早的“小程序”拓荒者。

遺憾的是,彼時輕應用還缺乏成長的土壤,4G網絡尚未成熟,移動互聯網仍處於爆發前夜,先行者並未跑出。

一切在微信小程序的橫空出世後發生改變,一方面,讓百度看到了“輕應用”重啓的可能,另一方面,在微信小程序的“封閉”攻勢之下,百度發展小程序是必要之舉。

從上一階段的結果來看,佈局較晚的百度小程序並未突出重圍,但這次的轉機是“互聯互通”。

2021年10月18日,據彭博報道,爲了打破互聯網巨頭之間的“高牆花園”,中國監管層考慮要求騰訊、字節跳動等網絡媒體公司向百度等搜尋引擎開放內容。

目前,對於百度互聯互通的進展,百度聯盟總經理陳一凡透露,現在能在百度上搜索到B站、小紅書的內容,至於百度與微信、抖音的互聯互通,目前有了一定的進展,還需要時間。

藉助此次互聯互通,百度後續發佈的“超導計劃”以及相關舉措,可謂是挑了一個好時候。

深究來看,對百度更重要的目的,在於用小程序把移動端服務納入搜索體系。

支付寶的目的則不同,小程序更像切入商傢俬域的一個點。

去年11月,支付寶發佈了《支付寶私域運營白皮書》;12月,支付寶“生活號”測試升級,並新增APP首頁“生活”頻道。

此外,近期上線了小程序收藏動態功能,以及將集五福活動面向商家開放——消費者通過線下掃碼、上支付寶搜索進入商家機構的支付寶小程序,進入“生活頻道”的商家生活號後領取福卡。

根據網友反饋,短時間內集齊5款福卡的原因,商家機構的小程序起到絕大部分的作用。

種種跡象表明,私域是支付寶2021年生態開放的關鍵詞,小程序和新版生活號的結合,則是支付寶給私域的答案。

不過對於上述兩方,改變現有的局面並不容易。

對於百度而言,互聯互通勢必會擴大百度“搜索”的觸及面,但在百度再次成爲一切信息乃至服務的入口前,首要的一塊攔路石是用戶心智。

現如今,移動互聯網浪潮之下,作爲經典搜索引擎主要入口的瀏覽器,逐漸被用戶拋棄。

極光大數據的統計顯示,2018下半年到2019年上半年,中國移動網民日均使用APP中,瀏覽器的佔比一路下跌,從2018年Q3的4.1%進一步下滑到了3.4%。

顯然,一個個超級APP,搶走了原本搜索引擎的工作,逐漸佔領了用戶的心智——用戶已經知道在什麼樣的APP上幹什麼事,繼而不會使用搜索引擎。

而對於支付寶小程序,近期種種動作縮短了用戶打開平臺商家小程序的路徑,集五福活動則勢必會爲商家小程序帶來龐大流量。

不過在此次活動之後,如何保證商家的私域流量穩定,依舊依賴的是從公域到私域的轉化。

不過,最核心的是,支付寶需要克服的最大問題不是如何將公域流量轉化爲私域,而是支付寶自身相對於微信而言是一個低頻的工具入口——社交屬性和內容消費屬性稍弱。

自媒體靠譜的阿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參考APP的發展路徑,將小程序演進至今大體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類比六七年前出現的“APP開發熱”,率先出現的大多是“佔坑”性質APP;

第二階段是當小程序平臺品類細分化,而以市場需求爲導向的企業就很快成爲小程序開發者的主力。

至於第三階段,則是出現小程序生態繁榮期,用戶搜索什麼工具或者需要何種服務會去小程序平臺獲取,一些低頻應用,用戶會直接打開小程序應用,一些頭部小程序則擁有千萬級用戶。

從這三個階段來看,小程序似乎已來到最終階段。

根據QuestMobile發佈的《2021全景生態流量年度洞察報告》,經過多年發展,小程序已逐漸成熟,月活躍用戶規模百萬級以上小程序數量穩步提升,亦不乏千萬量級的小程序。

在用戶心智上,一些低頻應用也幾乎成爲小程序專屬,以問卷星爲例,其96.8%的流量來自微信小程序。

但現階段百度與阿里在小程序上的進擊,似乎又說明遠未來到終局。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從出發點來看,巨頭們選擇小程序主要兩個原因:用戶需求壓力的釋放和自身業務邊界的拓展,其實這是一個現象,即在擴展邊界的同時避免臃腫。

可以說,這是所有超級APP略帶凡爾賽的說法。

至於更加現實的困境,則是移動互聯網月活增速持續走低之下,巨頭的流量之困。

在此基礎上,小程序是一劑良藥——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7年末、2018年上半年這兩個節點微信、支付寶、百度月活趨於上升,小程序是推力之一。

但在整個大趨勢下,根據QuestMobile近期發佈的《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啓示錄(一)》,2018年至2021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規模增長趨於平緩。

新一輪的底層流量搶奪自然難以避免,戰爭的號角再次吹響,就成了必然。

參考資料:

極客公園《BAT的小程序大戰,誰更像贏家》

Yourseeker《小程序誕生兩年:BAT們得到的與失去的》

字母榜《支付寶悄悄開放》

科技新知《百度,困在“搜索框”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