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出包 政府驗了沒?
日本小林製藥公司承認其國內有十三人因食用該公司製造的紅曲保健食品造成腎臟病變,其中有一人死亡,該公司聲稱「可能含有非預期的成分」,宣佈回收三款以紅曲原料製造的產品。其所生產的紅曲出售給國內外五十多家制酒、飲料與食品業者,包括臺灣業者。近兩年來臺灣有兩家業者進口該公司紅曲相關原料,問題紅曲原料顯然早已流入國內了。廿四日國庫署纔要進口業者自行回收,食藥署則提醒食品業者若有使用或販售但未通報者將予罰鍰。官方要業者自律自清,卻連進廠稽查問題原料的流向都不做,國內再度爆發系統性食安問題是遲早的事。
國內紅曲保健食品業者,常在媒體上大打廣告,宣稱具有降血壓、降血脂、保護心血管等療效,消費者主要爲了降血脂而聽信廣告。然臨牀毒物科醫師表示「紅曲是保健食品,不是藥物」,建議病人要控制飲食、多運動,有血脂疑慮,應由醫師診斷用藥。此外,這次日本公司表示產品有不明成分,至今仍未公開究竟爲何;食藥署必須主動究明並告知國內廠商,避免重蹈覆轍。
紅曲是將紅曲黴菌生長於熟米上製成紅糟醬或紅糟米使用,爲一種發酵食品。食品應用上,主要作爲添加劑,讓食物美觀並增加特殊風味,例如紅糟肉、紅糟魚、炸紅糟魷魚等,都是具古早味的美食。
目前科學界已知紅曲在米粒上發酵過程所產生的紅曲菌素「莫那可林K」,和西藥降血脂藥成分「史達汀」相似,可抑制體內膽固醇的合成,達到降血脂的效果。日本則又以動物試驗證實紅曲菌素中的「r─胺基丁酸」具降血壓功效。紅曲雖有降血脂和降血壓的成分,但在以熟米產製發酵過程中也伴隨產生「橘黴毒素」,該毒素對肝腎具有強毒性,會造成肝腎損傷。筆者猜測日本公司生產的紅曲應是污染了橘黴毒素,才導致消費者腎臟病變。
二○○七年底衛生署訂出紅曲保健食品規格標準,每日攝取紅曲菌素「莫那可林K」至少需達四點八毫克,但不能超過十五毫克;其中橘黴毒素含量濃度應低於二PPM。衛生署二○○九年底訂定「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橘黴毒素在紅曲米的限量爲五PPM,使用紅曲原料製成的食品爲二PPM。
其實除橘黴毒素對肝腎具有毒性外,科學家已發現自紅曲中分離出的潘紅胺、紅曲紅素、紅曲黃色素等成分,具有致畸胎之毒性。因此醫界建議肝腎病患者、孕婦,應避免食用紅曲產品。
臺灣市面上除了有臺酒製作的紅曲產品之外,還有很多民間自制號稱祖傳秘方的紅糟。爲避免食入高污染橘黴毒素的風險,應選用品管嚴格,有保障,經GMP或CAS認證工廠的產品。家庭廚房自制的紅曲產品,會因爲菌株、發酵方法、溼度溫度控制、環境污染而有所差異。小林製藥應是在GMP規範環境下生產紅曲,竟也發生不明物存在的食安問題;國內商家、攤販使用的紅曲,製作過程是否污染了橘黴毒素或黃麴毒素,食藥署檢驗了嗎?
食藥署除了檢驗進口之紅曲原料或保健食品,對國內保健產品也應定期抽檢。至於坊間紅糟美食,食藥署恐鞭長莫及,國人只能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