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爲父親立傳 費時12年寫白崇禧傳奇
作家白先勇花了12年時間寫出「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這本書同時在兩岸三地出版,透過白先勇描繪父親白崇禧的一生,同時也道出「民國」的歷史。
「父親一生爲國爲民,但是歷史許多的形勢不是父親個人能挽回,父母親都很堅強,在他們身上看到一個憂患重重的時代」,白先勇在新書發表會中坦言,雖然父親在他心目中的形象是英雄,後來白崇禧在臺灣過的生活相當寂寞。
身爲作家的白先勇爲何要跨界來寫歷史?白先勇先前曾說自己雖不是史學家,但是因爲父親有許多誤解需要釐清,「他一生總站在「國運」興衰的轉折點上,尤其跟蔣介石的關係,影響這麼大,他18歲參加武昌起義,北伐、對日抗戰無役不與,軍事史上應該給他一個定位,我一直在等人寫,等了這麼多年等不到,只有自己動筆了。」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齊邦媛表示,這本書讓她等了30年,一直希望能看到白先勇寫白崇禧的故事;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李歐梵則認爲,在「民國與父親」,白先勇透過照片連結現在和過去;評論家南方朔表示,白先勇找回白崇禧那個年代的真正聲音。
發表會上也播放由4段紀錄片剪輯而成的影片。包括白崇禧的葬禮、以及228事件過後白崇禧來臺宣慰的片段,另一段則是1944年白先勇的祖母在桂林過90歲大壽時的紀錄,竟然有5萬多人蔘加。
「父親與民國」上部「戎馬生涯」涵蓋北伐、抗戰、抗戰勝利與國共內戰,大約從民國15年至38年,記錄白崇禧前半生的軍政活動;下部「臺灣歲月」包括白崇禧在臺灣17年的生活與家人的生活照,最後也附有白崇禧的「勳章錄」。
白先勇表示,他寫「臺北人」是紀念他父母那個憂患重重的時代,而「父親與民國」則是描繪他父母那一個時代的縮影。
莫昭平表示,2000年和白先勇簽約要寫白崇禧的自傳,但花了12年的時間才把這個蛋給孵出來,之中白先勇還說要退預付稿費,結果白先勇給了2個作品,先是「父親與民國」上、下冊,預計102年白崇禧自傳會完成出版。
除了「父親與民國」的新書出版,9、10日兩天也會在國史館舉行「白崇禧將軍與民國」學術座談會;另外,即日起至31日也在國家圖書館一樓文教區展覽廳舉行「白崇禧將軍身影照片展」,透過珍貴照片,反映重要歷史時刻,感受到時代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