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四個維度”做好高校“學習強國號”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2019年1月1日正式上線後,依託於內容的權威性、資源的多樣性、交流的便捷性、體驗的豐富性、功能的靈活性,備受高校師生羣體的青睞,迅速成爲理論學習和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100多所高校開通“學習強國號”。

高校“學習強國號”是融媒體背景下推動理論宣傳創新的重要載體,是高校適應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要求的重要舉措,有效實現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工具創新和價值重塑。筆者認爲,在實踐過程中把好關、傳好聲,做好高校“學習強國號”,推動宣傳思想陣地建設,可以從政治、引導、效用熱點應對四個維度深入思考、穩慎把握。

從政治維度看,要把關識別“顯性差錯”與“隱性差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政治性是“學習強國號”宣傳思想陣地的第一屬性。政治立場對不對、穩不穩、牢不牢決定着宣傳思想工作的方向

在把握宣傳作品的政治立場時,要從大處着眼、細處入手認真把關,文章選題、立意、遣詞造句、標題,處處都能體現政治傾向性。由於有嚴格的審覈把關體系,一般而言,文章出現表述性、技術性等“顯性差錯”的可能性相對較小,最大的風險反而是可能關涉全文整體的“隱性差錯”。出現“隱性差錯”的文章通常表面上沒有問題,但仔細思考後卻感覺問題很大。第一種表現形式是“品味低下”,價值導向不正確。第二種表現形式是“邏輯錯亂”。爲了宣傳效果而忽視事實因果、邏輯關聯,隨意拔高硬貼標籤。第三種表現形式是“時度效”存在偏差。由於大局意識、系統意識不強,用力過猛,在不合適的時機發聲,造成不良影響。

一個好的“把關人”,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始終堅持黨性原則,不斷淬鍊政治意識,提高大局意識,充分運用辯證思維,做到胸中有大局、文裡識乾坤。要始終堅持整體論系統論、辯證觀,真正做到明察秋毫,確保“學習強國號”建設行穩致遠。

從引導維度看,要把握好全面展示與重點用力的關係

建設高校“學習強國號”,不僅要推動高校展示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宣傳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講好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以文化人的師生故事,更要深刻把握全面與重點的關係,推廣使用好“學習強國”學習平臺。

首先,既要全面做好“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上時事政治熱點、理論著作、紅色文化等各類重要資源的普及使用,又要把握好高校“學習強國號”建設方向,重點從思想戰線建設方面辦好高校“學習強國號”,讓高校成爲學習研究闡釋黨的創新理論的重要陣地,讓高校“學習強國號”成爲學習宣傳理論和實踐成果的重要陣地。

其次,既要從高校新聞、黨建思政、教育教學、學術科技、文化建設等方面全面反映高校事業發展情況,又要重點推出具有高校特色的宣傳作品,特別是重點打造能夠反映高校堅持“四爲”方針爲黨育人、爲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的優秀作品

再次,要發揮好“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優勢,既要在高校全面推動“學習強國號”的使用,又要重點抓好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對“學習強國”的使用,讓“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成爲基層黨建的助手、理論學習的平臺、文化建設的窗口,在高校宣傳陣地中發揮好排頭兵作用。

從效用維度看,要把握好宣傳意圖用戶心理的關係

宣傳工作不僅要做好“宣”,更要做好“傳”。沒有傳播量、點擊率,沒有引起用戶的注意,宣傳工作就達不到目的。

高校“學習強國號”建設必須遵循傳播規律,善於運用傳播規律。要統籌處理好宣傳意圖與用戶心理的關係,以用戶關心關注的事件、動態爲載體,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實現“嵌入式傳播”“浸潤式傳播”。以“學習強國號”中高校每日校訓爲例,如果只是乾巴巴地對校訓加一些教條式的解釋,難以引起師生的興趣。爲此,不少學校開動了腦筋,有的結合校史,有的結合校園美景,有的詳解典故,有的講述故事,文圖視頻並舉共融,提升了點擊率與好評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很多高校“學習強國號”結合科研優勢,運用融媒體多元化報道形式,推出醫療救治、科普信息等內容的欄目,及時報道防控疫情的工作舉措和成效,宣傳抗擊疫情中的先進典型感人事蹟,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獲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從熱點應對維度看,要把握好熱迴應與冷處理的關係

熱點事件的應對是高校“學習強國號”的重要職責。從熱點處理角度看把關,要儘可能避免單向思維和線性思維,有的事件需要推一推、促一促、加把火;有的事件需要即時處理、即時迴應;有的事件則需要放一放、冷一冷靜一靜,以時間換空間,通過多樣化觀點的充分展現讓輿情實現理性迴歸。對於什麼情況下需要熱迴應,什麼情況下需要冷處理,似乎見仁見智,但也並非沒有規律可循,需要在充分了解事件的因果、本質,把握潛在發展態勢的基礎上作出冷靜判斷。其中有三個關鍵因素需要深入思考以作決策參考:一是客觀評估公衆態度的多樣性和發展方向;二是客觀評估事件本身的延展度、發酵性;三是客觀評估輿情發酵的觸發條件。當然,無論是熱迴應還是冷處理,熱點事件產生都有其基於客觀事物、社會心理的內在原因,平臺所起的關鍵作用就在於解疑釋惑並推進解決問題。

作者單位:中山大學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