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臺灣的事變成日本的事

臺灣超越日本,真的嗎?(時報出版)

近年,我演講時總會說:請看看日本的周遭。中國不會停止軍事擴張,北韓不會放棄發展核武和導彈,南韓不會停止抗議歷史問題,俄羅斯不會返還不法佔據的北方四島。

雖然南韓沒有對日本造成國安威脅,但日本仍被四個不友善的鄰國包圍。日本國民可以安心來往的鄰居在哪呢?大家聽了總會沉默。

這時候我就會接着說:「只有臺灣,不是嗎?所以,日臺關係非走強化這條路不可。」

我當然希望日臺關係不受日中、日韓關係影響,而持續發展。但日中關係惡化之際,日本人對於和中國對立的臺灣會產生更深刻的同情,這也是事實。

雖然不是零和遊戲關係,但要完全並立,十分困難。中國一直無法容忍日臺建立更友好的關係,那就無解了。

最近有一項將會對這樣的日臺關係造成重大影響的政治決定。

二○二二年十二月,岸田政權在臨時內閣會議上通過了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三份文件,成爲日本戰後國安政策轉向的一環。

依據新文件,日本二○二三年起的五年內,國防預算將提升至現行預算的一.五倍以上。文件內容也首度寫明,將對敵軍擁有「反擊能力」,這是日本過去未曾認可過的目標。內文當然也顧及了中國、北韓與俄羅斯的威脅。

岸田是個奇怪的人。在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撤換捲入醜聞的幕僚,這類不重要的事情上缺乏決斷力,最終因爲應對速度太慢導致複雜化。但對敏感議題,就會斷然做出決定。

岸田重新啓動福島核災後停用的核電廠,在疫情對策上也提出看似過分慷慨的預算。接着又透過內閣會議,擬定可說是根本轉變戰後日本防衛政策的國安三文件,內容包含大幅提升國防預算,甚至跨入將國防經費提升至國內生產毛額二%的「聖域」。

如果是「鷹派」的安倍這麼做,大家都可以理解,但「鴿派」的岸田做出這樣的決策,給人迷惑不解的感受。

不過,岸田在記者會提出「目前日本國安環境是歷史以來最險峻」的說法,日本人看起來還是能夠認同,反對聲浪不那麼大。最受矚目的批評來自安倍派。

安倍派認爲,以增稅來提供國防預算金源的做法,與安倍靠舉債取得金源的想法不同。這算是技術性問題,也可以說是反映出安倍派和岸田政權之間的矛盾。

我認爲日本的國防政策需要這次決定,是各方意見完全一致的。日本國民也支持,因爲已經感受到日本週遭的確日益險峻。

特別是因爲臺灣與中國之間「有事」的機率上升了,日本無論如何都得預做準備。爾後,日本也會強化鄰近臺灣、中國的島嶼駐軍軍備,例如被稱爲「南西諸島」的沖繩縣與那國島、石垣島等地。

問題是,日本和臺灣未來有沒有辦法在軍事上合作?

我近期來臺時,總會被問到「日本會修憲嗎?」在這件事情上存在一個誤解。有些臺灣人期待日本修憲後,臺灣出事時,日本或許就能出手相助。

自民黨確實有可能靠着議會多數,在日本推動修憲,主要的修改處有二。第一,將「自衛隊」改爲「日本軍」;第二,則是調整「禁止派兵至海外」的內容。

前者獲得輿論支持。因爲不管怎麼想,自衛隊就是軍隊。此外,近來日本自衛隊因爲救災的關係相當活躍,獲得人民支持。

但另一方面,要改掉禁止派兵海外的現行條文,則受到輿論強烈反彈。支持率低落的岸田應該不會走到那一步。只要這項條文還在,自衛隊也好,日本軍也好,都無法軍援臺灣。

但倒也不能說臺灣有事的時候,日本什麼都做不了。已故的安倍曾說:「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事實上,這句話後面還要接着「日美同盟有事」。

也就是說,對日本而言,其實臺灣有事,要先變成日美同盟有事,纔會變成日本有事。

在臺灣,除了熟悉國安與外交議題的人之外,幾乎沒有人理解這席話的意思。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說法,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廣爲流傳。

試想,臺灣被中國的飛彈攻擊了,臺灣人死傷無數,中國解放軍正大量橫渡臺灣海峽;這樣的情況極爲慘烈。但由於日本並非臺灣的同盟國,僅是如此,仍沒有辦法提供臺灣任何軍事支援。

但若美國採取行動,情況就不一樣了。

美國前來援助臺灣之後,美軍在日本的領土、領海或專屬經濟區遭到攻擊,日本基於日美同盟的集體自衛權,就必須支援美軍。日美聯軍遭到攻擊的時候,日本當然也可以堂堂正正地反擊。換言之,臺灣有事會不會變成日本有事,將受到中、美動向影響。

這一次日本大幅改變國安政策,長遠來看,對臺灣的安全而言絕對不是壞事。日本是真的擔心臺灣發生事端,並要確保自己做足準備。之後也可能在可行範圍內,與臺灣建立合作體系。展現出這樣的態度,也有嚇阻中國進犯的效果。

中國對臺灣的威脅遠大於對日本的威脅,臺灣的國安政策也將影響日臺合作的方式。然而,這方面的討論,應該得留待二○二四年一月臺灣總統大選之後了。

未來一年將決定臺灣的命運,也將決定日本與臺灣的未來。(2023撰寫)(二之二;摘自《臺灣超越日本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