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商業模式現狀:突破技術的獨角獸猛燒錢,壟斷基建的巨頭賺真金

過去一年半里,人工智能投資熱潮狂涌,硅谷的初創公司們癡迷於開發極致的AI模型,資金彷彿被投進了焚燒爐,瞬間灰飛煙滅。

然而,當投資者的熱情退去,人們驚愕地發現,當下只有壟斷AI基建的巨頭(如英偉達、谷歌、微軟)賺到了錢,下游的初創公司卻陷入了“燒錢”但不賺錢的困境,就連被譽爲“四小龍”的頭部AI初創公司——Anthropic、Stability AI、Inflection AI、OpenAI——也在苦苦掙扎。

據媒體最新報道,估值高達15億美元的Inflection AI幾乎沒有收入,已經關閉了其原始業務,Stability AI進行了裁員並與其首席執行官分道揚鑣,Anthropic正急於解決高達每年18億美元的收支缺口,OpenAI則在銷售增長方面面臨挑戰。

“現實的殘酷寫在了牆上,”Databricks首席執行官Ali Ghodsi說道,Databricks是一家與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合作的數據倉庫和分析公司。“不管你做出了多麼炫酷的東西,問題在於它在商業上是否具有可行性?”

估值飆升的獨角獸們,還在猛燒錢!

PitchBook數據顯示,過去三年,投資者已經向大約26000家AI和機器學習初創公司注資,規模達到3300億美元,這比他們從2018年到2020年向20350家AI公司投資的金額多了三分之二。

開發AI的成本巨大,隨着投資者對AI的態度逐漸變得冷淡,所有的初創公司們都在迫切地尋找方法,覆蓋當前的巨大開支並實現盈利,以贏回投資者的信心。

然而,截至目前,它們仍未走出瘋狂燒錢的階段,距離盈利還很遙遠。

媒體援引消息人士報道,Anthropic在亞馬遜和谷歌的支持下籌集了超過70億美元,每年能燒掉20億美元,而實際收入只有1.5-2億美元,每年收支缺口高達18億美元。

Anthropic正在推動與大型科技公司合作,向企業和政府機構銷售定製化的AI系統和聊天機器人,它最近宣佈正在與全球諮詢公司埃森哲合作,爲企業和政府組織創建定製聊天機器人和AI系統。

Anthropic的發言人Sally Aldous說,目前有數千家企業正在使用該公司的技術,數百萬消費者正在使用旗下聊天機器人Claude。

報道稱,主打圖像生成的Stability AI預計今年銷售額爲6000萬美元,而其圖像生成系統的成本約爲9600萬美元,該系統在2022年開始上市銷售。

由於圖像生成系統成本較低,Stability AI的財務狀況好於其他大模型公司,但付費需求尚不確定。Stability AI的創始人迫於運營壓力無奈辭職,之後公司就走上了裁員和重組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Stability AI一直在沒有科技巨頭支持的情況下運營,在2022年從風險投資家那裡籌集了1.01億美元。報道稱,Stability AI去年秋天需要更多資金,但很難向投資者證明它可以將技術銷售給企業。去年晚些時候,它從英特爾籌集了5000萬美元,儘管如此,還是面臨不小的財務壓力。

估值超過15億美元、硅谷估值最高的AI初創公司之一Inflection AI也在缺乏商業回報之下被微軟“挖牆腳”,創始人團隊被迫回到大廠體系內求生存。

一位投資者對媒體透露,Inflection AI在推出AI個人助手一年後,幾乎沒有產生任何收入。這也意味着,除非繼續籌集鉅額資金,否則它無法繼續升級技術並與谷歌和OpenAI等公司的聊天機器人相抗衡。

Inflection AI首席執行官Mustafa Suleyman作爲DeepMind的創始人之一而聲名鵲起,Suleyman與DeepMind前研究員Karén Simonyan、硅谷知名風投Reid Hoffman一起創立了Inflection AI。

微軟曾是Inflection AI的金主,3月份,微軟宣佈 Suleyman 和 Simonyan將離開公司前往微軟,組建一個名爲“Microsoft AI”的新團隊。Inflection AI其他大部分員工也已經被微軟收入囊中。

報道稱,這將花費微軟超過6.5億美元,但與Inflection AI不同,它玩得起曠日持久的“燒錢”遊戲。

OpenAI憑藉ChatGPT賺足了眼球,但和其他許多AI初創公司一樣,它也在苦苦尋找盈利之路。

兩位熟悉公司業務的人對媒體透露,OpenAI在過去一年中大約收入了16億美元,但公司花費了多少還不清楚。

據稱,OpenAI在擴大銷售方面面臨挑戰,企業客戶擔心GPT可能會輸出不準確的答案。此外,OpenAI還因爲模型所依賴的數據是否侵犯了版權的問題而受到質疑。

相較於不到20億美元的年收入,OpenAI估值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000億美元。另外,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24全球獨角獸榜》顯示,OpenAI估值達到7100億元,是價值增長最快的企業,增長近5700億元。

微軟已對OpenAI投入130億美元,擁有該公司49%的股權。2月份,OpenAI允許一些員工通過收購要約以860億美元的估值出售手中股份。

科技巨頭如何從AI掙到錢?將AI融入每一個產品

與專注於開發前沿AI“突破性”技術的初創公司不同,科技巨頭把AI當成了“鋪路石”,通過構建龐大的基礎設施,將AI深度嵌入到自身產品和服務的每一個環節,爲利潤增長打造強大的新引擎。

微軟、谷歌、英偉達等巨頭壟斷着包括算力、芯片、數據等AI生產力要素,構建AI技術壁壘,爲其持續盈利奠定堅實基礎。

作爲最早進軍生成式AI市場的科技巨頭之一,微軟是AI變現的最佳範例。投資銀行Stifel的分析師Brad Reback表示,一季度微軟雲計算中AI服務貢獻了大約10億美元的銷售額,而一年前基本上是零。

另一方面,各大巨頭仍在加碼AI投資。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Meta、谷歌和微軟都強調了今年AI的投資預期:

從大型科技公司已公佈的一季度業績和預測來看,一家公司要在AI領域佔據一席之地,每季度必須花費100億美元。

大模型新時代,小公司靠邊站?

摩根士丹利此前指出,世界正在進入一個由硬件和軟件共同推動的大模型能力快速增長的新時代,大模型在創造力、戰略思維和處理複雜多維任務方面的能力將顯著提升。

然而,訓練下一代大模型所需的超級計算機成本之高企,即使對於科技巨頭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更別提小公司了。

除了高昂的資本支出外,芯片電力供應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壁壘也在增加。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進入大模型領域的重大障礙,可能會使得小公司難以與強大的巨頭企業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