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大陸作家學張愛玲不如港臺

中國著名作家阿城。(本報系資料照片

張愛玲作品同代後輩作家影響甚遠,已然形成譜系龐大的流派,被奉爲「祖師奶奶」其來有自。大陸作家阿城雖不歸爲「張派」,仍多次表達對張愛玲作品及藝術的推崇,不過,他曾指出,大陸作家要學張愛玲,一定學不好。

1980年代末王德威率先提出「張派作家」一詞,被點名者包括臺灣的朱天文蘇偉貞施叔青香港作家李碧華、黃碧雲,大陸作家王安憶蘇童葉兆言嚴歌苓等。阿城曾爲文指出,他看張愛玲的作品,其感覺方式、表達方式都與1949年後大陸形成的共和國文體格格不入,也因此他總感覺張愛玲小說有股「新」意,但這也讓他深信「不會有多少大陸人學得了她,迷可以迷,學是一定學不好的。」

阿城指出,要學張愛玲「得沒有受過多少共和國文體的浸染,或有能力抗拒腐蝕,或許張愛玲有相近的文化結構感情方式,這也就是爲什麼學她學得有些意思的都在臺灣、香港。」阿城在《閒話閒說》裡曾回憶,自己在1984年底,突然翻到《收穫》雜誌上的《傾城之戀》,一讀便驚爲天人,但四處打聽,只見看過的人都覺得這作品沒什麼;「我知道話不投機,只好繼續納悶下去。」阿城的感慨也可看出張愛玲作品在大陸的消長

阿城認爲張愛玲不好學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北人寫南,或南人寫北,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好」。張愛玲實爲北方人,「寫南的感覺、意象靈魂是北方的,所以才蒼涼,而非南人寫南的淒涼。」從張愛玲《對照記》看來,阿城認爲這種蒼涼,在她幼年就滲進心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