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生畢業就與艾滋病罪犯朝夕相處 度過1千個日夜

上海市女子監獄裡,有一個收押艾滋病服刑人員的特殊監組社會上有些人還在談“艾”色變,這裡的民警們卻每天都在和身患艾滋病的服刑人員打交道。

民警王燦是這個監組的主管警官,這個“90後”女孩長相俊秀,看似柔弱,但能力出衆。2016年7月大學畢業從警至今,她已經與艾滋病確診女性罪犯朝夕相處了1000多個日日夜夜。從穩定女犯情緒、疏導她們的心理問題,到綜合運用多種教育方法,她幫助很多艾滋病女犯重燃了生的希望。

1

因爲害怕,更要專業,更要勇敢

每天面對這樣的特殊人羣,你怕嗎?

全上海所有的艾滋病女犯基本都集中關押在這裡。有人問王燦,“每天面對這樣的特殊人羣,你怕嗎?”“說不怕是騙人的,但也正因爲害怕,所以更要勇敢、更有耐心、更加專業,來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她的回答很真誠。

雖然艾滋病病毒本身在空氣中不傳播,但艾滋病人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傳染性疾病。小組內的女犯們幾乎都有陳年病痛,而且一邊服刑一邊還在擔心受歧視、被拋棄。有時,她們會自暴自棄,這給監管安全帶來了很大壓力。

王燦用年輕黨員的幹勁和熱情,積極化解着各類“疑難雜症”。“雖然在父母眼裡,我還是個剛參加工作時間不久的‘孩子’,但穿上這身警服,我就是人民警察,是一名戰士,哪兒需要我,我就上!”

除了嚴格落實管理要求,教育引導監組罪犯服刑改造,王燦將對病犯的人文關懷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病犯中,有的人夏天身體出現潰爛,有膿液滲出,散發出難聞的氣味,40攝氏度的高溫天裡,王燦仍身穿防護服,耐心查看罪犯病情,汗水溼透衣衫;有的人因爲缺乏家人關愛而喪失改造動力,王燦既要充當她們的心靈導師,還要當好家庭聯絡員;有的外國籍罪犯語言不通,當她們思念家鄉時,王燦還要談心談話。

王燦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出身,攝影和文字都是專長,加上肯鑽研,她在監獄民警講師團中業務突出,被評選爲優秀教師。在監獄組織的各類崗位技能比武、應急處置論壇等活動中也表現出色。在管理教育過程中,她積極向服刑人員普法,進行道德、心理健康教育和黨史宣傳,努力把罪犯改造成爲守法公民。

論年齡,王燦是很多女犯的晚輩,但她用實際行動獲得了尊重。在一次幫教座談會上,一名女犯說:“我是一名艾滋病感染者,以前法律意識淡薄,甚至輕視生命,得知感染艾滋病後一度自暴自棄,入監之後更是萬念俱灰,想一死了之。沒想到的是,王燦警官不僅沒有放棄我,還始終耐心開導我,向我普及康復知識,給了我生的希望和勇氣。”

2

母愛匯聚能量

希望與絕望只有一字之差

多年來,上海市女子監獄一直在推進母親文化建設,致力於將母愛感化作爲一種教育女犯的手段,幫助女犯正確認識、理解母愛。雖然罪犯有着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但母愛是一種共通的情感。即使有人不是母親,她也有母親;即使她可能從沒有感受過母愛,但仍然渴望得到母愛。引導女犯感知“母親”的愛心責任、勤勞,可以喚醒她們心中的溫柔和善良,激發改造動力。

“我們希望通過母愛的力量,鼓勵她們懂得向善和盡責。很多時候,母親責任的迴歸可以挽救一個家庭,結束家庭的悲劇。”王燦說。

女犯李某因運輸毒品罪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她自幼父母離異,缺失雙親關愛,後來又結識了社會上不良朋友,沉溺毒品,感染了艾滋病。入獄後,李某抗拒改造,與其他女犯摩擦不斷,還拒絕家人會見,理由是“不想看到女兒的臉,後悔讓她出生在這個世界上,想帶她一起離開這個世界……”

因爲母嬰傳播,李某的女兒也患上了艾滋病,李某在獄中悲觀絕望,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王燦和監獄心理諮詢師一起,定期對李某展開了心理諮詢和心理矯治。王燦對她進行了關於艾滋病的專業知識教育,鼓勵她勇敢面對病情、調整心態,積極接受治療。同時,還安排李某參加監獄開展的各種形式的母親文化教育活動,閱讀主題書籍、聆聽家庭教育專題講座,並積極牽線搭橋,讓她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考慮到李某家裡的特殊情況,王燦還聯繫了李某戶籍所在地的社區進行幫教。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到李某家中對她的女兒進行了關於艾滋病的科普教育,並告訴她要及時前往疾控中心領取、服用國家免費提供的抗艾滋病毒藥物。社區還給她購置了打印機筆記本學習用品

逐漸地,李某和母親消除了隔閡,與女兒也親密起來,她還向女兒道歉,表達了自己的悔意。

· 愛崗 ·敬業 ·

“希望與絕望只有一字之差。一病之間,一牆之隔,在心理和生理的雙重救贖中,喚醒即將冷卻的心靈,讓隕落的意志重燃希望之光。”王燦說,這是前輩的話,她一直記在心上,她在走向工作崗位時也承諾,“把風險留給自己,把安寧獻給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