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超簡單小動作護心肺 腳丫子「微體操」30秒就夠
美國一名護理專家分享5種日常生活有益心肺循環的小動作,許多人經常爲之卻不知有此大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多數人都知道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對於心臟有益處,其實還有一些簡單的方法也能促進心血管健康,例如開懷大笑。美國一名專業護理師提供了5種簡單的日常習慣,持之以恆有助於維護心臟與肺臟,這些易於落實的小技巧有着小小趣味,而且很多人不知有益心肺保健。
《紐約郵報》7日報導,具備企管碩士、護理學士學位的美國醫療人力業者Soliant Health註冊護理師史託戴爾(Karen Stockdale)說,除了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不起眼的日常生活習慣也會影響心臟健康,「心肺密切合作爲全身輸送氧氣,所以,能改善肺功能的日常習慣也是預防心臟病、維持心血管長期健康的關鍵,例如深呼吸、遠離污染物」。她提供5項讓許多人沒要到有益心臟健康的日常小習慣如下:
久坐時每隔1小時扭動腳趾頭30秒,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史託戴爾建議:「每小時活動腳趾頭30秒,尤其久坐的情況下,譬如乘車搭機。這是維持血液循環的方法,非常簡便。」扭動或伸展腳趾頭的動作能刺激血液流動並防止血液淤積,藉此促進整體循環並讓氧氣流通全身,對於促進心肺健康非常關鍵。
讓脊椎維持正確位置、保持良好姿勢,可讓胸腔開闊,爲肺部提供擴張空間,由此改善呼吸、增加攝氧量,以減輕心血管系統整體壓力。史託戴爾說:「彎腰駝背或姿勢不良會壓縮胸腔空間,限制肺活量與氣流。時間久了,血液循環的氧氣量會變少,心臟不得不更用力爲全身輸氧。」
開懷大笑的動作讓肺部更能把空氣排出,提升體內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成效。(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歡笑同時還能維持心臟健康,一舉兩得。此前有研究顯示,心理狀態對於生理健康、尤其心臟病與中風的危險因子會造成正反兩面影響。壓力會增加患病風險,憤怒情緒尤然;笑對於心血管系統則有正面作用。史託戴爾說明,笑的時候「橫膈膜與腹肌收縮,讓肺部更能把空氣排出,加強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2023年巴西研究發現,「笑療法」能改善心血管健康並緩解心臟病症狀。
2003年一項實驗顯示,開列「感謝清單」的人幸福指數較高。2012年有研究指出,寫致謝函的人活得更快樂、生活滿意度更高。史託戴爾表示,感恩的過程能減少壓力,間接促進心肺健康:「慢性壓力導致人體釋放皮脂醇與壓力荷爾蒙,引起呼吸系統等體內發炎。每天寫感恩日記培養平靜與樂觀心境,這會降低壓力與焦慮感,呼吸也會變得輕鬆,能改善肺功能。」除了每天寫下感謝的人事物,也可做些讓自己感覺良好的小事,例如與朋友喝咖啡、欣賞日出日落。
噘嘴的姿勢可讓呼吸速度放慢,延長呼氣時間。(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呼吸時噘起嘴脣可減緩呼吸速度、延長吐氣時間,以改善氣流運行並防止呼吸道塌陷。史託戴爾說,這個小習慣還能在承受壓力或運動過程調節氧氣攝取量,深呼吸一口氣之後噘嘴徐徐吐氣,心肺均享好處:「這種技巧能拉長氧氣進入血液、二氧化碳離開血液的時間,增加氧氣交換成效,提高肺部機能。氧合作用增強,心臟工作量也就減少,不必爲了向全身輸送飽含氧氣的血液而過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