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父執輩如何看晚輩吵架

50年代的父母,日常所接觸的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農作物與家事、就是家禽與家畜;當要責罵孩子或教導孩子時,也常常會以日常生活有關的事物、器物、動植物,說出經典俗語來說教。現代年輕一輩的父母,應該是不會用這種方式來責罵吵架的孩子們;就算是以此來責罵,恐怕孩子也聽不懂吧。這些俗話,而今讀來可能有人會覺得無厘頭,但小時候聽慣了的人,應該可算是一種懷思吧!

【草蜢仔弄雞公】

本意指一個人的實力,與對手根本不能相比,卻又常常喜歡主動去挑釁對方,以致遭來痛罵或毒打,根本就是自不量力!

比如我哥和我弟相差10歲,15歲的青春期少年,是不會喜歡5歲的小屁孩跟前跟後的;可偏偏5歲的小男生,正對着各種事物充滿探索與學習的慾望,難免常常去動哥哥的東西,被發現後當然就是一頓臭罵,弟弟不甘心之餘,伸手想打哥哥,哥哥也就毫不留情的揍下去!

弟弟告狀到長輩處,反倒落了罵:「啥人叫你草蜢仔弄雞公,家己無三兩重,也想欲去動七斤雞!」弄得以大欺小的哥哥也捱罵了!

【牛稠內觸牛母】

這話的意思,就是在自己的親友圈裡,總是作威作福,出了這個圈子,卻像『俗仔』一般怯懦,處處拿人沒辦法、低人一等!

阿鬆是七歲的哥哥,整天出拳揍弟弟;有天卻哭着回到家裡,說是糖葫蘆被鄰居小孩阿勇搶走了。爺爺就罵他:「你歸工乾焦會曉凌治恁小弟,出去到外頭就敢若軟跤蝦,無路用!」(你整天在家只會欺負弟弟,到了外面卻又像軟腳蝦般的軟弱無用)

所以牛稠內觸牛母,就是奉勸人家,槍口應該一致對外,切莫同室操戈,否則是會被看扁的。

【犀牛照角,一見面着觸】

本意是說:兩隻犀牛以犄角互相瞄準對方,一見面就相牴,直到分出勝負。這話便被用來比喻爲兩人意見不合,老是一見面就爭吵;當然也被長輩用來訓斥自家兄弟的不和睦。

犀牛的個性比較好鬥,地域領主的觀念很強,尤其是雄性犀牛,牠們對其他雄性犀牛具有高度攻擊性,以保護自己的領域和資源。犀牛便常因打架或撞擊時,導致犀牛角斷掉。所以長輩說這話的意思,就是要警告晚輩:不要像犀牛那麼逞強好鬥,否則經常會落得吃力不討好,甚或兩敗俱傷的場面。

圖/pixabay

相拍雞仔就是『鬥雞』的稱呼,其暗喻和犀牛照角,一見面着觸差不多,都是指好鬥、爭強好勝之行爲。

個性像鬥雞的人格特質,是在面對衝突或挑戰時,會表現出極高的對抗性,和積極的爭鬥精神。但也正因爲這樣的特性,造成更容易與人發生衝突,或者一旦發生衝突,往往一發不可收拾;相對人際關係也比較不好。因此,面對晚輩時不時就吵架或打架,長輩便會訓斥:「恁敢若相拍雞仔,無人愛參恁鬥陣。」(你們就像鬥雞一樣,沒有人會喜歡跟這樣的人相處的)

這些比擬方式,主要用來勸架,同時表達吵架造成的混亂、激烈或無理的情況,是長輩不喜歡的;也反映出長輩希望晚輩能夠冷靜、理智地處理矛盾,而不是衝動讓情況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