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魚已被列入“致癌名單”,吃多癌症會找上門,賣魚也不吃!

如今,人們的生活質量已經從滿足飽腹變成了健康,人們紛紛開始不再追求以往的“富態”而轉爲追求“健康美”。富含DHA又不會增胖的魚肉,也逐漸成爲人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尤其家長們還十分喜歡讓孩子多吃魚肉,認爲這樣會“變聰明”。

然而,魚肉也並非完全健康,已經有多個機構和媒體先後報道有4種魚多吃之後可能成爲引發癌症的元兇,就連賣魚的都很少吃。

第一種:甲醛魚。

甲醛魚並不是一種魚的名字,而是這種魚的身體裡含有大量的甲醛,經常食用之後不僅會對人體的呼吸道、消化道造成損害,讓人有噁心、嘔吐、腹瀉等不良症狀,而且還會增加人體致癌的風險。

那麼,什麼是甲醛魚呢?難道是因爲甲醛泄露而造成對環境的破壞,讓水中的魚類也受到了污染嗎?其實,甲醛魚完全是一種人工造成的二次污染。

甲醛能夠和生物細胞中的蛋白質發生反應,引發蛋白質中的氫氧基和氨基等分子發生反應,從而讓細胞產生一定的毒性、降低細菌以及白細胞的存活機率。

正是因爲甲醛有着這樣的特性,所以一些不良商家爲了保持食品的外觀以及“新鮮”,所以就會使用甲醛來泡這些食品,從而間接導致食用者把甲醛攝入體內。

在魚市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比較特殊的魚類,這些魚即便已經死去多時,但是身體外觀的顏色卻極爲鮮亮,甚至有一些已經能夠看到傷口但仍然栩栩如生。比如有些帶魚表面鮮豔,但是身體卻是僵硬的,並不能隨意彎曲。這時您就應該注意了,這種魚很有可能就是“甲醛魚”。

其實,不僅魚中有甲醛魚,摻了其他肉類和牛肉膏的便宜牛肉乾、顏色過於鮮亮的滷味等等,其中也都會有甲醛的存在。

第二種:醃鹹魚。

在我國古代,食品並不是很豐富,又沒有冰箱可以長期保存,於是人們就開始嘗試用各種方法保存食物。當提煉食鹽的技術能夠滿足基本生存之後,發現了經過醃製的食物雖然會流失一部分水分,但是卻能夠讓食物長期不腐,於是就逐漸出現了醃菜、醃肉以及醃魚。

在我國各個地區的餐桌上,幾乎都能夠看到醃魚的身影,鯉魚、禾花魚等魚類都能夠在重鹽和不同佐料的作用下展現出另外一種風味。有一些地區還能用醃魚來治療一些輕症狀的腸炎、食慾不振等症狀。

不過,因爲醃製鹹魚需要重鹽,鹽中所含的亞硝酸鹽和亞硝酸胺等物質也會隨着食物而進入到人體內。尤其在醃製海產品時,原本就生活在海水中的魚類肉質中就有超過淡水魚的鹽份,再經過醃製之後亞硝酸鹽的含量則要更高。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經常食用“中式醃魚”的人,患上腸癌以及肝腎類疾病的風險要比普通人要高一些。不過,食用其他的燻肉、培根等醃製品也有着同樣的風險。

第三種:油煎魚

油煎魚只是一個廣義上的概念,如果細分的話表面塗抹油的烤魚、雙面煎魚、油炸魚等等,這些有很高含油量的美味,都有着致癌的風險。

誠然,把鮮美的魚類煎至酥脆,咬一口滿嘴鮮香,這種香脆的口感和對口腔蓓蕾的衝擊的確能夠讓人慾罷不能,但是在高溫煎烤下已經產生一系列化學反應的油脂卻也不可避免地融進了魚肉中。

目前我國百姓所食用的食用油大多都是植物油,而這種食用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以及亞油酸等成分,在溫度達到200攝氏度以上之後,將會進行氧化、環化等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從而產生諸如多環芳烴化合物、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質,這種物質的含量雖然並不高,但是長時間大量攝入的話,則會讓人體患上胃癌、食道癌、消化道癌症的機率大大增加。

另外,溫度過高也會讓魚肉中的蛋白質、礦物質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壞,從而喪失有效的營養,只剩下讓人垂涎的美味口感。

其實,不僅食用油和魚在過高溫度下會產生致癌物,其他的食物同樣要儘量避免高溫煎煮。

第四種:寄生蟲

這裡說的寄生蟲當然不是直接食用寄生蟲,而是在食用以“鮮”“嫩”著稱的“魚生”也就是生魚片時,不慎攝入的魚肉中的寄生蟲。

許多人都以爲吃生魚片是日本的特色菜,然而我國在西周時期就已經開始吃“魚膾”,也就是把鮮美的魚肉和貝肉切成片,蘸着一些佐料直接吃掉。雖然到了先秦時期百姓都能夠有機會吃上“水煮肉”,但這種能夠保留魚肉鮮美口感的吃法依然保留了下來,並且被寫入史書。

到了唐朝時,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調味料讓人們能夠品嚐到更加鮮美的生魚片,同時製作的和食用的方法也有了進一步提升,只不過當時因爲皇帝姓李,所以“鯉魚”成爲了“保護動物”。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遣唐使將這種吃法帶回了日本,並逐漸發展成爲現在的“生魚刺身”。

我國的“生吃魚”現在已經發展成爲三明、客家、潮汕、順德等多個流派的吃法,然而卻並不能杜絕魚肉中存在的寄生蟲。

東漢時期的廣陵太守陳登,就是因爲酷愛吃生魚片,結果患上了由寄生蟲引發的腸道傳染病,雖然被華佗治癒,但是卻在病癒之後依然如故,最終還是死在了寄生蟲引發的併發症上。

這種寄生在魚肉中的寄生蟲,主要是能夠引發肝病的肝吸蟲。這種蟲子經常寄生在魚類、蝦類以及哺乳動物的膽管、膽囊上,如果人食用了感染肝吸蟲的魚肉、蝦肉,那麼這種蟲子就會轉移到人的體內,最終會導致人體出現膽囊炎、胰腺炎甚至肝硬化和肝癌等病症。

儘管現代醫學能夠從人體出現的噁心、腹痛等初期感染症狀對寄生蟲進行治療,但是卻依然有很多人對初期症狀的“不在意”而導致最終喪命。

不過,我們只要注意儘量避免生食、做到廚具生熟分開,一般不會給寄生蟲生存的機會。

總之,魚雖美味,但還是要注意熟食以及低油低鹽、仔細挑選食材等習慣,就能夠避免患病。最後祝大家既能夠品嚐美味,又能夠身體健康。

參考資料

《菜市場最坑人的4種肉,甲醛超多、易致癌!別讓全家人身體,倒在日常三餐》北青網

《世衛組織再發警告:中式鹹魚等115種物質也致癌》中國新聞網

《新春提示丨過年少吃4種魚,致癌》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