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牀龍被集中展示海南黎錦技藝巔峰

光明日報海口11月16日電(記者王曉櫻)近日,“百卉千華 錦上添花——海南龍被藝術大展”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這是海南歷史上第一次對龍被進行集中展示。從海南省博物館、南海博物館、海南省非遺中心等11家單位及民間藏家藏品遴選出的41牀精美龍被,向觀衆展示了海南黎錦技藝巔峰

觀衆在欣賞展出中的龍被。 資料照片

龍被是海南黎族織錦藝術精品,集黎族紡、染、織、繡四大工藝之大成,是黎族進貢歷代封建皇家的珍品之一,代表了黎族紡織史上的最高成就。史書上記載黎錦的“機杼精工,百卉千華”,多指的是“龍被”藝術。它是由單幅或多幅帶有織繡圖案的黎錦連綴而成的幕帳,黎族民間將它用於宗教祭祀與婚喪嫁娶。眀清時期,龍被又稱“黎幔”,當時因龍被普遍有龍鳳祥瑞之飾,遂稱“龍被”。現在大家將黎族人民傳統手工織造和刺繡的、有一定圖案花紋的大被子都稱爲龍被。

爲了讓大家瞭解龍被,海南省旅遊文化廣電體育廳特舉辦了這次展覽。展覽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淵源”,圍繞龍被如何從兩漢廣幅布”發展到明清“龍被”;第二部分“形制”,圍繞龍被在黎族主要有“大被”和“龍被”兩種分法;第三部分“紋飾”,圍繞“大被”以人紋蟒蛇紋爲主體紋樣,“龍被”則以象徵皇權的龍鳳紋與吉祥圖案爲主;第四部分“工藝”,圍繞龍被運用黎族傳統的紡、染、織、繡四大技藝流程;第五部分“傳承”,圍繞近年來龍被技藝的傳承、複製工程的進行,挖掘、傳承、發展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黨組書記林光強在開幕式上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展覽,整合省內龍被藏品資源,通過吸引各界對黎錦、對龍被的關注,匯聚社會各方力量,以期更好地傳承、保護、恢復龍被製作技藝。

龍被製作技藝在20世紀80年代幾近失傳,研究並恢復龍被製作技藝成了幾代人心中的願景和夢想。目前存世龍被底布的織造主要有兩種工具,一種是踞腰織機,另一種是腳踏織機,也稱水平織機。踞腰織機所織的龍被花紋圖案比較傳統,色彩單一,數量較少。腳踏織機相對於踞腰織機而言是比較先進的,用腳踏織機所織的龍被底布,質量好、質地厚而密,布幅寬度也比踞腰織機所織的大,流行也比較廣。但現在腳踏織機織制龍被技術已失傳,刺繡龍被的技藝也人亡藝絕。用踞腰織機織造底布的織法,在黎族個別地區仍有存在,但爲數也不多。

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公共文化處(非遺處)處長饒瓊娟介紹,爲搶救和還原龍被的傳統工藝,2019年海南省政府推動了“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搶救保護(龍被複制)”行動。該項目分別安排在三亞、東方、樂東3個市縣實施。國家級傳承人容亞美,省級傳承人黃麗瓊符遠利等參與龍被“複製”工程。複製龍被的紡線染色原料全部來自純天然植物,遵循古法工藝,用天然海島棉花紡線,手工染色,努力還原其歷史風貌。從復原效果來看,雖然龍被的原材料、染色和古代黎族龍被還有一定的差異,但從紡繡技藝來看,“複製”龍被已經成功走出了第一步。

林光強說,黎錦技藝的傳承也越來越受到海南各界的重視,自2009年10月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來,中央和省市縣各級財政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於黎錦技藝傳承保護。先後建成近百個黎錦技藝傳習館、傳習所,認定了一批黎錦技藝傳承村、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同時推動黎錦技藝實踐課進校園,部分民族市縣中小學達到全覆蓋。傳承方式也由此變得多元化,由母女傳承發展至師徒傳承、社區傳承、學校傳承。織女由2009年申報時不足1000人發展到近兩萬人。目前該項目全省各市縣有代表性傳承人316人,其中省級30人、國家級3人。傳承人多次代表海南到世界各地進行展演展示,讓黎錦走向了世界,增強了黎族人民的文化自信,也促進了黎族文化與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7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