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場《3個諸葛亮》 黃致凱:李國修要我回小劇場練功
▲編導黃致凱11年前拜李國修爲師,這兩年認真經營小劇場。(圖/故事工廠提供)
「故事工廠」劇團今年暑假要挑戰不可能的任務,預計在新光三越臺北信義新天地演出原創劇本《3個諸葛亮》,預計演出41場。選擇在每場約500人的小劇場上演,是李國修對弟子黃致凱的交代,「國修老師要我回到小劇場練功。」
「屏風表演班」2013年吹熄燈號之後,嫡傳弟子黃致凱在年底最後一天成立「故事工廠」劇團,傳承意味濃厚。看似用新的「堂號」重新出發,李國修的舞臺精神其實無所不在,黃致凱沒有忘記師父生前交代的功課,「小劇場是大劇場的上游」,囑咐他回小劇場練功。
相較於李國修題材意味深遠、構思嚴謹的導演風格,黃致凱更貼近羣衆,「我要做的東西是雅俗共賞的,它很通俗,一般人都能懂,但它同時也要兼顧藝術性和娛樂性。」確實,演出的100分鐘全場笑聲不斷,平均3到5秒就一個笑點,但它不是膚淺的抖包袱而已,串起笑點的是一個又一個精心設計的演員互動。
《3個諸葛亮》厲害的地方在於全場只有三個演員,但故事裡要石頭有石頭、要喜鵲有喜鵲、要小王有小王、要西王母娘娘也有西王母娘娘。如果說黃致凱的劇本架構是個有機的起點,演員的肢體表演就像收放自如的魔術球,輕輕一動便把故事空間愈拉愈大。
然而,「通俗」的背後是對臺灣大衆文化的透澈觀察,例如《3個諸葛亮》其中一段梁祝的愛情故事以電視新聞方式呈現,開了媒體圈不少玩笑,受訪的梁山伯話還沒講話即被記者斷章取義、兩人十八相送時,記者說「他們正在進行一個分開的動作」。這種鄉民味十足的幽默,只有生活在臺灣的人會懂。
▼《3個諸葛亮》哏很好懂,100分鐘笑聲沒停過。(圖/故事工廠提供)
創作能量高 一年半交出3出原創劇本
黃致凱堅持不演翻譯劇本,「翻譯劇本是把世界文化帶進臺灣,我的劇本都是在這片土地上發想,都是臺灣人從小到大很熟悉的元素,任務是把臺灣介紹給世界。」用親近大衆的語言寫原創劇本其實很辛苦,他坦言「壓力很大」,但產量卻驚人,在「故事工廠」成立第一年就交出2個劇本《3個諸葛亮》、《白日夢騎士》,今年的新作《男言之隱》也即將在7月登場,「現在創作能量很高,30歲之後對生活體悟很多,但不確定可以維持多久,我是希望至少可以一年一部。」
這次連演41場的挑戰是黃致凱對大衆發出的邀請函,用不到千元的票價、好入口的表演方式鼓勵大衆走入劇場,開始接觸舞臺劇。他感慨,「文化產業有個很大的重點就是可複製性,但舞臺劇不能被大量複製,臺灣目前環境也沒有演出定目劇的條件,我們只能改用『長銷式』的劇目來保存作品。」一語道出《3個諸葛亮》通俗背後的文化任務。
如果覺得你自認不是文青、不曾踏入劇場,不如好好把握這次機會, 7月5日到8月9日之間挑一天去看戲,一週6天、連續5星期,在新光三越臺北信義新天地A11館6樓文化館熱鬧上演,票價只要600到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