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從京東離開,找工作失敗後,我頓悟了:別做“職場備胎”

35歲後,我開始特別關心中年人的職場生活,大數據很快就抓住了我。

我現在已經38歲了,看到有些事,早就不像以前那般情緒波動特別大。過了焦慮的年紀,反而能看得更明白些。

這次看到一個前京東員工的評論,勾起了我的思緒。我想跟30歲以上,求職中的朋友分享一下這件小事,希望能帶給大家一點小思路。

先說京東這位朋友的情況。

他35歲了,從京東離開已經一年。大小廠都試過了,還是沒找到合適的工作。

簡歷投多了,自然會反省,大家都是喜歡覆盤的人。於是,這位朋友他總結出兩個經驗:

第一:打開求職平臺,發現崗位特別多,好些崗位都掛了半年以上。他認爲這樣的崗位招聘的多數是職場備胎。雖然能拿到面試,但除非是大牛,否則,就沒下文了。

第二:他認爲現在企業都不缺人,缺的只是能帶來利潤的人。

我感覺這位京東朋友在這一年裡,求職信心隨着簡歷一封一封的投遞,都快透支了。

一般來說,不到萬不得已,誰會投半年以上的崗位?

就業環境的事兒就不多說了。

當下,各個大廠的用工人數都在萎縮。從大廠出來的人再想進大廠,如果你所在的業務部門或業務線不是高潛,不是新熱,大家需要互相交流一些行業經驗的話,那大廠們爲何要相互兜底?接收別的大廠流出來的員工?

左邊優化自己的員工,右邊大量接收其他大廠優化的員工。邏輯上,商業上,似乎都有點說不通。

所以,30歲以上的大廠員工往下流動,成了出路。

回到這位京東朋友總結的現象,在我身上發生過,而且,更極致。

我32歲從上海回成都,帶着所謂的光芒開始找工作。我直奔行業裡,在成都最厲害的企業,從官網投了一份簡歷。

很快,就被HR邀約。

在此之前,我從沒有跳槽,對HR的套路一無所知。

當時,HR先面試,隨後又找了另一位高管再面試,就讓我回家等消息。

我還沒到家,就收到HR的郵件,表示希望錄用我。但我入職的項目負責人在甲方帶隊駐紮,流程上不合適。項目比較緊急,HR希望先跟我籤個兩週的短期合同,按照轉正薪水水平支付,此後,再籤正式合同。

我天真地認爲HR說得合情合理,也沒多想,第二天就簽約入職了。

第一天,我就熬夜加班,一直跟另一個組員熬夜加班了10天,才把事情階段性交付。

短期合同的最後一天,拿着成果等待轉正的我,突然被HR叫到辦公室。她客氣地跟我結算了兩個周的薪水和加班費,讓我回家先休息,等她的通知。

我滿心歡喜,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不到一個周,跟我合作的同事也離職了。問了他,我才知道,項目負責人一直在公司,他們都被“封口”了。

這個項目拖了很久,一直沒做好,簽過“對賭”,賠了不少錢,項目組早就沒錢了。我被“用後即棄”後,剩下的工作都交給他一個人,他實在承受不住了,就辭職了。

這家公司從開始就沒想過要錄用我。我正好中了京東這位朋友總結出的兩條:我是個職場備胎,企業只要能帶來利潤的人。

這件事,對我的認知打擊很大。我反思了一陣,想通了。

帶來利潤不見得是拓展新業務,開闢新市場,也可能是1個人拿兩人的薪水,幹3個人的活兒。

可我不願做牛馬,身心都抗拒。

還有一種,是員工的個人背景與個人經歷能夠給公司帶來新業務。就好像現在的外包公司需要名牌本碩員工增加競標的成功率,擦亮企業的牌子。

我重新思考了一下自己的職業定位。年齡是我人生階段的一個跨度,我的職業生涯也要革新。按照新思路,我優化了簡歷。

以前,我着重突顯工作能力有多強,完成了多少內容,成果佔比之類的事。主打形容自己的牛馬屬性強。

後來,我開始給自己臉上貼金了。我開始強調做的項目有多厲害,體量有多大,合作的夥伴有多牛C。

這個方法在二線城市的中小企業生效了,我還成了leader。

起初,我擔心吹過頭了。後來才發現,我曾經做過的項目,經歷過的事,完成項目的模式,在中小公司綽綽有餘。

有句話說得好:“出門在外,身份是自己給的。”

體驗到職業市場變化是一件好事,我們可以想辦法更好地去應對:我們也要變。

我爲什麼在這裡寫文章?我真的是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