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最貴新股”萬潤新能市值已不及募資額,打了誰的臉?

在A股市場,高發行價、高市盈率、高超募的“三高”發行被認爲是市場毒瘤。削弱新股投資價值的同時,導致有限股市資金的大量浪費。

2022年上市的萬潤新能(688275.SH),便是“三高”發行的典型。而今,公司的總市值竟然已經跌破當初募資金額,可謂奇景。

萬潤新能是一家鋰電池材料廠商。2022年9月29日在科創板掛牌上市。其發行定價高達299.88元/股,屬於2022年年最貴新股,計劃募資13億,實際募資64億,超募50億元。公司IPO市盈率達75.25倍,是行業的近四倍。

然而,至2024年2月20日收盤,萬潤新能總市值僅59.16億元,上市以來累計下跌71.83%(前復權),公司總市值已經低於上市募資額。

萬潤新能這家公司,集中體現了A股全面實行註冊制改革後諸多亂象:

1、上市前蒸蒸日上,上市後就變臉。

2020年到2022年,萬潤新能業績增速十分迅猛。這三年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爲39.21%、890.36%和171.90%。

然而,公司上市第二年,業績就變臉了。2023年預計虧損16億至14億元。

衆所周知,企業上市是爲了實現更好的發展。如果上市後業績更糟,那上市幹嘛呢?

2、財務疑點重重,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視而不見”。

無論是此前業績高增的2020年到2022年,還是業績變臉的2023年,萬潤新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竟然均爲負。

2020年,萬潤新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爲-0.93億元,2021年和2022年則爲-3.66億元和-25.51億元?

這說明萬潤新能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收入小於現金支出,即企業的經營活動不能自給自足。

進入2023年,萬潤新能現金流缺口依然巨大。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爲-15.22億元。

正常的企業生產經營中,怎麼會出現越增長越缺錢?企業越蒸蒸日上,現金越緊張呢?這樣的疑點,保薦機構竟然視而不見。

另外,萬潤新能與此前暴雷的康美藥業、康得新一樣,存在明顯的“存貸雙高”現象。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萬潤新能貨幣資金分別爲0.84億元、3.1億元和47.8億元,增長十分迅猛。

與此同時,2020年到2022年,萬潤新能短期借款分別爲3.64億元、8.23億元和16.41億元。

貨幣資金猛增的情況下,公司爲啥還要大舉增加借款,甚至大量增加用於週轉的短期借款呢?一邊需要支付高額的財務費用,一邊賬上還保留大量的現金,不符合商業邏輯。

事實上,存貸雙高,或說明該公司貨幣資金的真實性存疑,可能是財務造假。

3、保薦機構收取天價佣金

萬潤新能當初實現大幅超募,與券商、基金的“擡轎”不無關係。

據悉,保薦券商東海證券的承銷費與募資額高度綁定,即募資金額越高其收取的承銷費越大。根據東海證券的承銷收費細則,當萬潤新能募集資金總額爲40億元以下(含40億元)的,承銷費用爲1.2億元;募集資金總額爲40億元以上(不含40億元)但在50億元以下(含50億元)的,承銷費用爲1.6億元;募集資金總額爲50億元以上(不含50億元)但在60億元以下(含60億元)的,承銷費用爲1.8億元;募集資金總額爲60億元以上(不含60億元),但在70億元以下(含70億元)的,承銷費用爲2.1億元;募集資金總額爲70億元以上(不含70億元),承銷費用爲2.4億元。

萬潤新能超募50億元后,上市發行費用爲2.43億元,其中,東海證券獲得保薦及承銷費用爲2.12億元。

此外,基金也紛紛“配合”擡價。

在剔除無效報價中,華夏基金申報較最高,高達389.04元/股,申報折溢價比率高達1.3,即華夏基金申報價在高額的發行價基礎上進一步加價30%。富國基金、宏利基金的申報價也不低,申報價較發行價溢價率超20%。

泡財經評:

全面實施註冊制以來,類似萬潤新能這樣的IPO在A股層出不窮。侵害的是投資者利益,打的是保薦機構的臉,挑戰的是監管權威。

正是發行人、保薦機構等受益人對利益的角逐,“三高”發行在A股市場大行其道。實施註冊制後,新股發行取消了23倍發行市盈率的限制,“三高”發行從“常態”發展到“病態”。發行人美化業績,把上市當成圈錢的一錘子買賣。專業機構無視企業的風險和問題,盲目逐利,讓投資者買單。

近日,履新證監會主席的吳清密集展開工作。帶隊前往銀河證券金融街營業部,與十多名個人投資者代表進行了座談交流。據瞭解,座談會上,股民們建議“嚴把IPO准入關”。

據悉,證監會正評估總結近年來發行監管工作實踐,更加聚焦嚴把IPO准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等方面,研究完善相關政策機制。

未來,隨着進一步加大擬上市企業的督導檢查力度,大力整治財務造假,對“帶病闖關”形成更有力的震懾,倒逼發行人提高申報質量、中介機構提高執業水平。相信萬潤新能這樣的IPO終將絕跡,A股也終有望天朗氣清。

本文首發於泡財經風口解讀專題,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