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億立方米長江水進京解渴 7成由南水提供

南水北調。(圖/翻攝自北京南水北調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南水北調解決水源不足的問題

盛夏將至,城市水量又將進入高峰期。自2014年底北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以來,千里北上的長江水大大緩解了水資源緊張的狀況。目前預計有22.8億立方公尺的南水進京,長江水佔比已超過7成,成爲主力水源。

北京市南水北調辦相關負責人說,「南水進京之前,城區的日供水能力是320萬立方公尺,而高峰用水量則在310萬立方公尺左右徘徊。」他更表示,「每到夏天,用水量都會逼近供水極限,總擔心水不夠用。」

有了南水的加入,中心城區日供水能力提升到372萬立方公尺,比高峰用水量還要高出一截。今年夏天,以南水爲水源的通州水廠將投入運營,一期工程日供水量爲20萬立方公尺,到時候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日供水能力將翻倍。

從2014年底至今,北京累計接納南水22.8億立方公尺,水質始終維持在地表二類,其中的15.8億立方公尺則流入本市各大水廠,讓受益人口多達1100萬人。而供水範圍主要覆蓋在北京中心城區、大興、門頭溝新城以及昌平、通州的部分地區。

▼南水北調讓北京市有更充足的水資源可以使用。(圖/翻攝自河南省南水北調網)

密雲水庫蓄水持續增加

密雲水庫作爲北京市唯一的地表水源地,其蓄水量關係到本市的供水安全,當南水成了主力水源,長期維持低水位運行的密雲水庫,終於獲得喘息的機會,可以減少輸出水量。在兩年多來,累計出庫水量減少了10億立方公尺。

2015年底,密雲水庫調蓄工程正式啓用,在春夏秋三季,每天都有約100萬立方公尺南水被反向輸送至密雲水庫,補充本市的水資源。而在去年7月至9月,密雲水庫蓄水量從12億立方公尺接連增長至15億立方公尺。據最新資料顯示,其蓄水量在近期更是達到了17.24億立方公尺,創2000年以來的新高。

存蓄江水的同時,還有一部分經由京密引水渠,被輸送至本市重要水源地,涵養水源,彌補地下水的過度抽取。以密懷順水源地爲例,由於是沙質土壤,積存在此的南水緩慢、持續下滲。經監測可以發現,24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地下水位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平均回升7.5公尺。

▼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圖/翻攝自中線水源公司)

輸水管線成爲風景線

在過去5年,在北京南水北調的工程一直在加緊建設。東干渠、南乾渠等輸水管線貫通,總長度超300公里;團城調節池、亦莊調節池等落成,新增調蓄能力近4000萬立方公尺;郭公莊水廠、通州水廠等9座水廠陸續建成,爲了妥善運用南水而做準備。

目前,環繞北京城區的地下輸水環路、連同城郊支線工程以及密雲水庫調蓄工程,已形成外調水、地下水、密雲水庫水三水聯調、環向輸水、放射供水、高效用水的安全保障格局。今年春天,河西支線、大興支線開工建設,之後每座郊區新城都將配建接納南水的配套水廠。

南水北調的輸水線和調蓄池,爲缺水的北京增加了足夠的水資源。乾涸多年的大寧水庫注入南水,從斑駁的砂石坑,變成了京城南部的藍色寶石」。蝙蝠狀的團城湖調節池融入了三山五園景區,與頤和園壽桃狀的昆明湖遙相呼應。南水不僅解渴京城,其所到之處,還隨着水脈的延伸建設了綠色長廊,成了一道道水綠交織的亮麗風景線。

▼團城湖明渠。(圖/翻攝自北京南水北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