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餘件文物國博揭秘商代“匿”族

170餘件文物國博揭秘商代“匿”族

本報訊(記者 劉冕)10月24日下午,一個“藏匿”了數千年的晚商貴族——“匿”族攜170餘件出土文物,與國家博物館館藏部分西吳遺址出土文物一起,揭開《河東之光——山西酒務頭考古成果展面紗。這也是酒務頭遺址出土文物首次大規模公開展出。

進入展廳,三件青銅陳列展櫃中,其中最靠門口的一件是子匿方鼎。雖時隔數千年,但器物保存完整,表面飾夔鳳紋獸面紋和雷紋專家說,商周時期的青銅方鼎,數量遠遠少於圓鼎,地位更爲尊貴。此方鼎內壁一側鑄有“子匿”銘文,應爲族徽人名

匿族,如名字一樣低調。雖然殷周金文集成中錄匿器,如匿斝、匿乙尊、匿爵、匿鐃等,但是匿族不見於任何歷史記載,甲骨卜辭也無跡可尋。直到2017年山西省聞喜縣酒務頭遺址考古發掘啓動,“藏匿”了數千年的“匿”族重現天日,爲晉南地區晚商遺存補闕。展廳裡專門設置了一處沙盤,簡潔地說明了酒務頭遺址的重要性。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鄭媛解釋,這處遺址位於商王朝統治區域的西部邊陲,擁有豐富的鹽、銅資源墓地主人所代表的族羣在拱衛都城調運資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晚商時期河東地區諸多地方勢力中的翹楚。這裡出土的青銅器、陶器玉器骨器等珍貴文物多達數百件,其中5座帶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墓葬形制、埋葬習俗、器物組合和紋飾風格等方面都體現出與商文化演進過程的同一性,出土青銅器上的“匿”字族徽銘文則爲探尋墓地主人的古國蹤跡人文淵源提供了重要的身份標識。也是因爲這些重要性,這處遺址被評爲“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展廳裡,精美的文物重塑着一個個晚商貴族生活的片段。在“邊陲禮樂單元,各式各樣的青銅器扎堆兒展出。出土的鼓、鈴、鐃等,說明當時的樂器種類較前代更加豐富,打擊樂器、吹奏樂器在祭祀和戰爭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兵戎重地”單元,青銅的鉞、斧、戈、鏃等悉數展出。專家說,酒務頭墓地附近有運城鹽池中條山銅礦帶。歷史上,鹽池出產食鹽對於各王朝的政治、經濟、生活顯然形成莫大影響力。匿氏家族可能是商王派駐在此地的高等級人羣,確保與殷都暢通的聯繫,保護並運輸資源供給商王朝。因此作爲拱衛王畿地區的一道防線,這裡勢必是兵家必爭之處,這也能解釋墓地出土了數量衆多武器的原因。

此次展覽將持續兩個月。本報記者 安旭東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