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五個方面 給眼睛“減負”

轉自:貴州日報

近日,41歲的吳女士到醫院就診,春節假期,她連續幾天熬夜用手機追劇,結果眼睛乾澀、畏光,視力還下降了。經檢查,吳女士患上了乾眼症。

“像吳女士這樣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的人並不少,而且很多人還有夜間關燈後玩手機的習慣。這種做法對眼睛的傷害極大。”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徐豔秋醫生說。

徐醫生解釋,長時間在暗光條件下看手機、平板電腦等,視力受損會更快。因爲人的瞳孔在黑暗的環境中會變大,這時進入眼睛的有害光線就會增加。時間久了,這種有害光線會對眼底的視細胞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導致黃斑病變。黃斑病變原本是一種老年人容易得的疾病,但近幾年卻呈現年輕化趨勢,這與不良的光輻射有很大關係。此外,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也會讓眼睛處於緊張狀態,因爲人眼正常情況下4到5秒就會眨一下,但一直盯着手機屏幕時,可能10秒都不眨一下,這樣會加快眼球表面的水分蒸發,造成眼睛乾澀,時間久了就容易患上乾眼症。

徐醫生建議,保護眼睛要做到以下五點:1、眼睛與智能手機之間應保持30釐米左右的距離。2、光線不宜過強或過暗,應從左前方射來,以免陰影妨礙視線。3、瀏覽時間不宜過長,每次40到50分鐘後休息10到15分鐘,可以閉眼或向遠處眺望數分鐘。此外,不要躺着看手機。4、多吃富含維生素B和礦物質的食物,因爲它們是眼睛發育和功能進展所必需的營養元素。5、18歲以下處於生長髮育期的青少年建議不要使用智能手機,這個年齡段是青少年視力發育的關鍵期,且由於學習繁重,一般都存在用眼過度的情況。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常青

(《做好五個方面 給眼睛“減負”》由貴陽日報爲您提供,轉載請註明來源,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