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校減負需從機關減人開始

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

作者黃文輝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

某縣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職工編制數爲32人,而實際上班人數爲122人。這多出的90餘人,大多是通過上派、掛職、借調、抽調等方式,從基層學校或者下屬單位抽借上來的。人雖在教育行政部門上班,但其人事檔案、工資福利考覈等均在原單位。據瞭解,這種情況全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近年來,從中央地方,出臺了一系列給基層學校和教師減負的政策措施,以便學校全心全意抓中心工作——立德樹人,教師全心全意從事主業——教書育人。但從調查情況看,減負的效果並不顯著,年年喊減負,年年出減負清單,學校、教師、學生的負擔就是減不下去,減負清單就是清不了,有的甚至還越減越重、越減越多。出現這種狀況原因多種多樣,其中,教育行政部門機構臃腫,人浮於事,事務繁雜,多頭管理,是基層學校和教師負擔沉重的原因之一。要給學校和教師減負,教育行政部門要做表率——先從機關減人開始。

禁止教育行政部門從學校抽借教師。教育行政部門從基層學校抽借教師,讓學校師資更加緊張。從全國範圍來看,基層學校普遍編制不足,教學人員數量不夠,有的學校還要靠招聘臨時教師應急。在這種情況下,教育行政部門再從基層學校抽借教師,勢必使原本緊張的師資更加緊張,加重在崗教學人員的負擔。因此,要減輕基層學校和教師的負擔,教育行政部門必須讓抽借的人員回到教學崗位,讓其從事本該從事的教學和管理工作

精簡教育行政部門給基層學校的任務。教育行政部門的人員多了,給基層學校和教師安排的任務也必然會增多。如果教育行政部門嚴格按照編制配備工作人員,沒有多出數倍的工作人員,可做可不做的事,可報可不報的表,可交可不交的總結計劃,可發可不發的文件,就不會要求基層學校和教師完成,因爲他們自己也完成不了。一旦有了多餘的人員,就會把上級發佈的文件層層轉發、上級召開的會議層層召開、上級佈置的任務層層加碼,層層加重學校和教師的負擔。比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以後,有的教育行政部門還是要求學校和教師天天打卡、報告、填軌跡,沒有外出、沒有情況也要報告,並且經常到學校抽查打卡、填表的情況。

減輕學校和教師的負擔,是一項系統工程,教育行政部門起着“開關”的作用。2019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教育行政部門要起帶頭落實的表率。對於其他系統和部門加給學校和教師的負擔,教育行政部門要敢於拒絕,並旗幟鮮明地支持學校拒絕。教育系統內部,更要精簡人員,簡化程序提高效率,做減負的榜樣。只有學校和教師的負擔真正減輕了,學校專心抓教學,教師全心抓教書,教育教學的質量才能提高,學生和家長的負擔才能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