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氣像對着牆壁自言自語 「求求你 乾脆對我發脾氣算了」
無論是攻擊型或迴避型皆爲不善於處理衝突的人。(示意圖/shutterstock)
好久不見的朋友聚會,有一位朋友講起她與丈夫吵架的故事,於是大家開始訴苦「自己厭倦了跟丈夫說話」。
然而,彩恩卻羨慕這些和丈夫吵架的朋友們。彩恩的丈夫屬於「迴避型」,當氣氛變得差或尷尬,就會乾脆逃離現場。每次彩恩說:「老公,跟我聊一下」叫他出來時,他總是用各種藉口搪塞。不說話就不會吵架的現況,外表看似和平相處,但彩恩卻心焦如焚。
人際關係之中,當有爭執或衝突發生的時候,指責對方的類型稱爲「攻擊型」;不願表達自我想法或立場的類型稱爲「迴避型」。迴避型的人害怕受傷,所以不願正面應對「衝突」,藉由逃跑回避問題。
無論是攻擊型或迴避型皆爲不善於處理衝突的人,因爲不管是責罵、忍受或逃避對方,最終都會促成這段關係的決裂。但針對迴避型的人仍有辦法解決,僅需要讓他經歷過一次透過溝通,而成功解決衝突的經驗,往後便會產生更多利用溝通解決問題的機會。所以這時,熟悉說話技巧非常重要。
這與心理學家諾里斯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彼此讓步的情侶、單方讓步的情侶及各自主張的情侶,哪一對情侶的信賴度最高?答案是各自主張的情侶。因爲他們會明確講出自己的慾望,並互相磨合,因此更能瞭解彼此。
●中斷對話的「 瞬間 」藏有提示:迴避型的人通常是什麼時候會想要回避問題?
迴避型的人承受不起責難,假設對方不斷指責自己,他們會產生「這話題下次再說」、「你太激動了,所以我不想講話」的反應,甚至斷絕聯繫。
這時候對方會以爲「這是在無視我嗎?」而更加生氣,但千萬別誤會,迴避型的沉默並非無視對方,他們只是需要「思考時間」。迴避型的人須花更多的時間解決衝突,因此當問題發生後,他們要有獨自思考的時間,以及遠離人羣的自我空間。
第二,問題發生時,他們無法立即想到解決根本之道,只好躲進洞裡沉默。
那麼,以下將探討回避型的沉默。當你的戀人或另一半在發生問題時一言不發,請想一下「兩人間的對話何時斷了?因何事開始逃避話題?」
上例彩恩的丈夫假設在「交往剛開始」就出現逃避問題的現象,很有可能是小時候養成的習慣,但若是結婚後的某個時機後纔開始出現這種反應,就表示原因是出自於另一半的語氣與表達方式。在某個瞬間,另一半會開始表現出指責或嘲弄的攻擊態度;而「迴避型」的人則會逃避問題,展現出自我防禦。
舉例言之,常喝酒的丈夫今天又喝醉晚回家,妻子對丈夫說:「既然要喝到超過凌晨十二點纔回來,何必回家?家是你的旅館嗎?」丈夫:「我錯了,明天開始會注意的。」妻子更憤慨地說:「哪裡錯了?你說啊!錯在哪?」丈夫不管做什麼或說什麼都會被罵,最後決定乾脆什麼都不說,成爲經典的沉默案例。
(本文摘自《抱歉,當時不該這樣對你說》/皇冠出版)
【作者簡介】
樸民榮 박민영
資深溝通培訓師。創辦「Huspeech」公司,以「發自內心的一句話」爲核心理念, 協助諮商對象解決溝通問題。
她的諮商對象十分廣泛,從結婚三十年的夫妻,到熱戀中的情侶;從五十歲的 CEO,到二十歲的社會新鮮人都有。她認爲說錯話不僅會失去彼此的信賴,也可 能在對方心中留下無法泯除的傷痕,所以一直不斷思考如何透過說話來修復不安 定的人際關係。
曾任京畿道警察面試委員、京畿道人才開發學院講師、烏山大學實用社會福利學 系外聘教授、勞動部面試講師。現任韓國放送藝術教育振興院主播部教授、麻浦 區勞資福利支援中心面試講師、崇實大學講師。
另着有《立即見效的 Youtube 說話課》、《主播&電視人的就業成功秘訣》、《你是 第一次上臺報告吧?!》(合著)、《我是報告王》(合著)等書。
《抱歉,當時不該這樣對你說》/皇冠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