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沒爭議的月餅,打敗了99%的對手

當五花八門的新型月餅被“人人喊打”時,月餅屆的頂流——雲腿月餅穩坐中秋美食寶座,讓食客們一飽口福。

餡料滿滿的雲腿月餅。(圖/圖蟲創意)

無須年年創新,雲腿月餅總以最樸實又不失特色的姿態呈現。它是少見的硬殼月餅,外表是一層口感較爲堅硬的酥皮,呈淡淡的金黃色;最特別的還是餡料,由豬油、白糖和蜂蜜做成餡心,加上最重要的“靈魂”——雲腿。

雲腿,其實就是“雲南火腿”的簡稱。其中,雲腿又以宣威火腿最爲知名,且最具代表性。當人們提起雲腿時,大多指的就是它,這也讓其成爲能與野生菌齊名的雲南美食名片之一。

雲南宣威火腿。(圖/視覺中國)

此外,宣威火腿還與浙江金華火腿、江蘇如皋火腿一同,並稱爲“中國三大名火腿”。不禁令人好奇,這征服了無數老饕的胃和心的火腿,是如何誕生的,又究竟有什麼獨特的魅力?

雲南火腿,在宣威

在汪曾祺筆下,“昆明吉慶祥火腿月餅天下第一”。這種滇式雲腿月餅,還有個“四兩坨”的別稱:“過去四個月餅一斤,按老稱說是四兩一個,稱爲'四兩坨'。”

吉慶祥的月餅之所以能得到他的青睞,無疑也是因爲宣威火腿——汪曾祺直言:“因爲用的是‘雲腿’(宣威火腿),做工也講究。”

整齊掛列的宣威火腿。(圖/視覺中國)

讓汪曾祺心醉的雲腿,產於雲南省宣威市。這一位於滇東北的縣級市,聚居着大量彝族居民。早在西漢武帝建元六年時,統治者就於此處設縣。歷經幾輪改朝換代後,明洪武十四年,徵南大將軍友德來到此處,取“宣播朝廷威德”之意,給這一地方取名爲“宣威”。

宣威的歷史可考,但宣威火腿的歷史卻難以完全溯源。人們醃製火腿的做法,可以追溯至宋朝。而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清雍正五年(1727年),當朝設立宣威州後,順應用地名稱呼特產的潮流,本地的火腿便以“宣威火腿”爲名。

宣威普立大橋。(圖/圖蟲創意)

《宣威縣誌》對此還記載了一段軼事。清雍正五年,流官知州張漢來此地赴任,見城鄉集市、貿易市場上普遍販賣火腿,便找人詢問這是何物,得到的回答便是“宣威火腿”。

這也說明,早在清朝,宣威火腿就不再僅僅是本地人家制作、食用的物品,還是成爲了一種可供交易、在市場上流通的商品。

春節將近,準備年貨的人們在市場上採購火腿。(圖/視覺中國)

到了近代,宣威火腿的揚名更是富有傳奇色彩。1909年,宣威人浦在廷集資了4萬銀元,創辦“宣威火腿股份有限公司”,主營火腿產品。而改變他和公司,乃至宣威火腿命運的,則是一罐不起眼的火腿罐頭。

在本地收購火腿的同時,爲了擴大市場,浦在廷派人前往廣東,學習土法加工火腿罐頭的技藝。學成後,公司開始生產這一產品,當即大賣,迎來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浦在廷故居。(圖/視覺中國)

1923年,浦在廷公司將火腿罐頭送去參加全國地方名特產品大賽,最終拿到了優質獎。更重要的是,時任總統的孫中山還爲此親筆題了“飲和食德”四個大字,使得宣威火腿名聲大噪,成了美食屆的一顆新星。

在這之前,浦在廷公司的宣威火腿就因在1915年美國舊金山首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打響了國際知名度,遠銷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南亞國家。

可以說,300餘年來,宣威火腿的成名史,也代表着雲南這一邊境地區的地方美食被發現、被看見的歷史。

一塊雲腿的誕生

宣威火腿能成爲雲南火腿的代表,也因其複雜且講究的製作工序,不僅讓這一食材的味道變得美妙,還多了一份傳承的匠人精神。

早在清代,曾懿編著的《中饋錄》一書就記載了宣威火腿的製作方法:“豬腿選皮薄肉嫩者,剜成九斤或十斤之譜……”事實上,從選擇豬腿開始,宣威火腿就大有講究。

切割開的火腿肉。(圖/視覺中國)

製作宣威火腿,選用的是當地豬種“烏金豬”。這類雲貴高原放牧型豬種,採用放牧及補飼圈養的方式,肉肥油多、肌肉緊實,甚至還有些許的甘甜。在宣威,烏金豬是上乘食材,被打趣說“吃的中草藥,喝的礦泉水,長的健美肉”。

每年霜降伊始,宣威人便開始選用餵養兩年以上的烏金豬的後腿肉來醃製火腿,後腿肉重量以50公斤到100公斤爲宜。接着,便是上鹽醃製:從蹄殼開始逆毛孔而上,從皮面至肉面反覆揉搓,直至揉出血水,去除血水後再上一層鹽。整個上鹽過程中,每隻火腿都需進行三到四次的工序。

宣威火腿工廠,工人們正在給修割定型的火腿上鹽醃製。(圖/視覺中國)

就連用什麼鹽,本地人都有講究。傳統宣威火腿,選用的是甲竈鹽和川鹽,以固定比例混合。曾有媒體探訪過宣威本地的浦記火腿工廠,發現在火腿生產期間,光鹽就要用掉75噸,可見其需求量之大。

一個月左右的醃製完成後,便將宣威火腿掛在通風處風乾。在老瓦房的低溫環境下,微生物的生長繁殖被抑制,而發酵酶的活性則得到了保證。

這也是爲何宣威火腿只能在本地產出的重要原因。從霜降到立冬,宣威平均氣溫保持在10攝氏度,範圍在0-15攝氏度之間,恰好適合風乾火腿。

瓦房中,掛着等待風乾的火腿。(圖/圖蟲創意)

次年雨季,掛在樑上的火腿開始披上“綠衣”。這是一層有益菌形成的黴,不僅無害,還能在火腿表面形成保護層。

風乾過程普遍將會持續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與金華火腿不同,宣威火腿至多能有三年熟的成品,年份越久,味道也越濃郁。它最終的形態——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散發出誘人且延綿的香氣。

宣威火腿和諾鄧火腿、鶴慶圓腿,並稱雲南“三大火腿”。《舌尖上的中國》還曾前往大理市雲龍縣諾鄧古鎮,拍攝一家人制作火腿的過程,使得這一特產近年來聲名遠揚,嚐到了“爆紅”的滋味。

諾鄧火腿。(圖/圖蟲創意)

除此之外,雲南境內還有昭通火腿、師宗龍慶火腿等。雲南人對火腿的偏愛,早已讓這一美食遍地開花。

廚房裡的雲腿,有煙火氣

雲腿製成的美食中,除“頂流”雲腿月餅外,最知名的或許是雲南名菜——汽鍋雞。

在汪曾祺的“吃雞大賽”中,昆明汽鍋雞力壓廣州鹽雞、常熟叫花雞,因其“最存雞之本味”而奪得頭籌。在他的書寫中,昆明人吃雞,還有個頗爲有趣的叫法——“培養正氣”。

汽鍋雞。(圖/視覺中國)

最有雞味的汽鍋雞,自然也離不開宣威火腿。“汽鍋雞須少放幾片宣威火腿,一小塊三七,則雞味越'發'。”在汪曾祺眼中,宣威火腿不僅能提鮮,還能增加汽鍋雞的“雞”味。一鍋好的汽鍋雞,當然少不了它。

料理中,宣威火腿擁有“無限可能”。它可以拿來蒸、炒、燉、燜等,幾乎每一種烹飪方法都不會失手,且全聯繫着一道道經典雲南菜。

蒸是最能體現宣威火腿本味的做法,而云腿蒸乳餅便是其中翹楚。

雲腿蒸乳餅,鹹香混合着奶香,味道層次豐富。

將宣威火腿與大理乳餅切至同樣厚度的薄片,按照一塊火腿,一塊乳餅的方式,將它們依次重疊,放上蒸籠裡,大火蒸15分鐘,便能得到一份紅白相間、奶香與肉香融合、鹹鮮可口、色香味俱全的佳餚。

炒宣威火腿,最常見的做法便是加入青椒、蔥、姜、蒜,以熱油爆炒,再放入切成薄片的火腿,炒兩三分鐘便可出鍋。做這道菜要切記,因爲火腿本身自帶鹹味,所以不用額外再添加任何鹽分。

炒宣威火腿。(圖/視覺中國)

和炒火腿一樣,燜宣威火腿也是常見的雲南菜式。其中洋芋火腿燜飯不容錯過——搭配燜得粒粒分明的米飯和鬆軟的土豆,火腿丁的加入不僅使燜飯有了肉鮮味,還多了一份火腿獨有的鹹味,讓人不知不覺中就幹了好幾碗飯。

宣威火腿還有一個最“懶”的吃法——生吃。將其切至極細的薄片,搭配紅酒一同品嚐最佳。只是能拿來生吃的宣威火腿,在發酵條件、鹽度等標準上,相比同類的其他火腿的標準會更爲嚴苛。

極薄的火腿片。(圖/視覺中國)

雲腿美食的做法,有時也印證了那句流行的話:最頂級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與野生菌類似,兩者都有着絕妙的風味,連烹飪方式都可簡單,也可複雜多變。

只是與山珍不同,食客們在宣威火腿這一食材中更能感受到一方煙火氣裡的美食傳承。它有歷史厚度,也不失人文風情。

作者 西武

編輯 曾寶氣

題圖 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