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研黃帝內經 王寅弘揚中國智慧
亞太大學交流協會理事長李嗣涔(左)與《黃帝內經》傳承人王寅在高峰會上分享與交流。(記者李怡芸攝)
全球化浪潮下,中華文化在當代有何值得借鏡之處?兩岸名家:大陸《黃帝內經》傳承人王寅,臺灣大學前校長,近年專研氣功,人體潛能的李嗣涔,各就專業領域26日在首屆兩岸人文名家論壇上交流分享。
專研《黃帝內經》,由黃老之術來闡明東西方文化差異的王寅指出,《黃帝內經》其實是合於自然法則,教人怎麼活好的遠古智慧,當現代科技運用大量儀器設備來處理「物質」時,中國的智慧則是強調要喚起人類本身的資質:精氣神。
「中醫其實是一套思維模式,追求的是從表象看到本質。」他以感冒爲例,西醫看病症,做的是滅菌、殺毒;中醫則認爲人是由陰陽兩股能量聚合而成,感冒是寒氣入體因此處方是熱藥出汗。由中國古老的養生智慧來理解世界,王寅指出所謂「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說,運用這套系統,則「不爲良相爲良醫」,在各領域均可發揮。
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專攻電機的臺大前校長李嗣涔,因緣際會在回臺後應國科會主委陳履安的邀請開始研究氣功、特異功能。他打趣道:「從小對武俠的世界嚮往卻不認爲這樣的現實真的存在。」直到他切身地感受到「氣走丹田」。由科學角度看,李嗣涔指出氣其實和人們睡眠、運動同樣屬於生理狀態,且科學驗證氣的運行會產生低頻振盪和溫度變化等現象,顯示中國的養生之道確實經得起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