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警告過度填海造地將帶來報復性惡果
圍海造地是沿海地區爲緩解用地緊張而採取的一項開發舉措,荷蘭、日本、新加坡等國家也都靠填海來解決土地矛盾。在我國沿海一些人多地少的地方,用地更爲緊張,向海洋要地就成了各地不約而同的選擇。
然而,在用地需求猛增、土地價格猛漲的利益驅使下,個別地方過度開發,不科學地填海造地、圍灘造田,儘管增加了土地資源,但卻對海洋資源造成了嚴重破壞,使圍海造地早已變了味。專家警示,過度填海造地會帶來不可逆轉的報復性惡果“今天瘋狂填海,明天高價還海”,填海造地應謹慎科學爲之。
土地資源吃緊,向海洋要GDP
土地資源不斷吃緊,向海洋要地已成了近年來珠三角土地擴張的必經路徑。據統計,廣東土地面積僅爲17.8萬平方公里,該省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032公頃,相當於全國平均數的1/3,遠低於聯合國劃定的0.053公頃的警戒線。但廣東省海域面積有41.9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3368.1公里,灘塗2042.2平方公里。目前,該省已批准的重大用海項目使用面積約90平方公里,其中填海25.02平方公里。
大型的施工運輸車輛風塵僕僕地從遠處的山頭裝運大批石料,運送到海邊的大堤工地上,然後運輸車輛將這些石頭拋向大海,以擋住滔滔的海水,形成一道道攔海大堤。在珠三角的許多海邊施工現場,這是讓人司空見慣的填海造地的場景。
到目前爲止,國家下達給廣東開墾耕地的任務還有596萬畝沒有完成;未來10年廣東建設用地的缺口達到165萬畝。適度加快利用海洋空間資源圍海造地,有利於緩解土地供求關係緊張的突出矛盾。
根據《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的內容,其中爲“十一五”期間的30多個重大項目劃定了146 .102平方公里的圍海造地區,相當於5.5個澳門的面積,劃定了24個圍海造地區,重點圍海造地區有10個。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李珠江表示,未來的圍海造地不再像過去那樣,簡單地將灘塗填平,而是以建人工島式和突堤式圍填海爲主,這樣有利於擴大海岸線長度、增加海域面積、提高景觀價值。儘管填海的費用可能要高一些,但填成土地的價值大大提高。
誰讓填海變味,過度開發盛行
據統計,由於“圍海造地”和過度砍伐,中國天然紅樹林面積已由50年代初的約5萬公頃下降到目前的1.5萬公頃,70%的紅樹林喪失。紅樹林的大面積消失,使中國紅樹林生態系統處於瀕危狀態,許多生物失去棲息場所和繁殖地,海岸帶也失去了重要的生態防護屏障。
我國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圍填海活動,到上世紀末,沿海地區圍填海造地面積達1.2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圍填海230至240平方公里。考慮到保護海洋環境《海域使用管理法》實施後,國家每年對圍填海規模都控制在100多平方公里左右。
然而,近年來,個別地方過度開發,不科學地填海造地、圍灘造田,儘管增加了土地資源,但對海洋資源造成了嚴重破壞。
據國家海洋局的統計資料顯示,2002年我國圍海造地爲2033公頃,2007年,達到了13425公頃,五年間增加了六倍多,2008年由於海域法的實施,以及在國家海洋等主管部門的努力下,圍海造地的勢頭得到了遏制,達到了11000.71公頃。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蔣高明就曾撰文嚴厲地指出,圍海造田雖然短期解決了土地緊張問題,但是,圍海造田將蜿蜒曲折的海岸線“拉直”,成片的紅樹林、灘塗等自然溼地被破壞。表面上看,圍海造地可能會帶來一些短期效益,但是,長此以往,卻會帶來溼地消失,加重旱情;生物多樣性降低,漁業資源減少;誘發洪災;加重赤潮危害;改變自然景觀等多種自然災害。“生態功能沒有了,人類的經濟功能、社會功能也無法保障。”蔣高明指出。
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夏真教授從2003年開始對珠三角近岸海域的海洋地質環境進行了長達3年的調查,他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圍海將不可避免地帶來海洋生態環境惡化。此外,日益增加的養殖場使海水的有機質污染程度也相應增加,赤潮多次發生。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資源環境評估部部長劉雲博士表示,爲了發展,填海乃屬“不得已而爲之”,但一定要經過謹慎的規劃、論證,否則將對近岸的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劉博士表示,近岸區域包括了大量的淺灘、溼地,不管是採取什麼方式的填海,這些近岸的生態系統包括海岸、物種以及自然景觀,都將不可避免地遭受滅頂之災,而且“依據目前的科技水平,無法去定量評估這些損失”。
然而,圍海造地在珠三角一些沿海地區依然是一種大受歡迎的發展模式,甚至在地價猛漲、樓價飆升的利益驅使下,一些地方用圍海造地來大建樓盤。由於急功近利,新建樓盤竟出現下沉等危險景象。
在深圳填海區一些樓盤今年以來就被媒體曝光出現了地面沉降的現象。記者曾在深圳填海區建造的“幸福海岸”“西岸茶城”“熙龍灣”等小區調查發現,這些樓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沉降,樓面底部處的裂縫隨處可見。
有專家對此種現象做出解釋認爲,在國外,填海區通常經歷30年左右,經過海水沖刷和地表充分沉積纔可大規模建設,然而,近年來房價節節攀升,房地產急劇擴張,導致有的填海區完工不足10年就進行房地產開發,土地根基不穩,地表或繼續緩慢沉降。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圍海一畝的成本一般爲20萬元,填海一畝爲30萬元,而當地的土地價格爲每畝至少100萬元,利潤最少也要達到每畝50萬元以上,可以輕易實現翻番。
今天瘋狂填海,明天高價還海
其實,珠三角早在近代就因圍海造田有過沉痛的教訓。清朝中後期,人們爲了短期得到耕地,採取“圍海造地”做法對珠江三角州灘塗進行墾殖。然而,石壩築在江河出海口,侵佔了深水道,造成泥沙淤積,水道越來越窄。大雨時節,由於河流能量不能及時宣泄,釀成水患。而到今天,汕頭港由於圍海填海,港口越圍越狹窄,納潮量不夠,造成內河嚴重污染,代價沉重。
據介紹,由於目前國際上對海洋經濟觀念上認識的不斷成熟,一些海洋大國也在逐年減少圍海造地的面積。
日本在圍海造田中獲得巨大收益的同時,大肆填海造地發展工業經濟也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後遺症。從1945年到1978年,日本全國各地的沿海灘塗減少了約3.9萬公頃,後來每年仍然以約2000公頃的速度消失,海洋污染、生態退化、航道淤塞等問題層出不窮。現在,日本每年又不得不投入巨資希望能夠找到一些恢復生態環境的方法。
至2005年,日本圍填海總面積已經不足1975年的1/4,每年的填海造地面積只有500公頃左右,填海主要用於港口碼頭建設,形式主要是人工島。進入21世紀以來,荷蘭在保障抵禦海潮和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研究退灘還水方案,實施與自然和諧的海洋工程計劃,不再將海域直接圍死形成新的陸地,而是儘量保留海域。
早在1999年,時任廣東省省長盧瑞華就嚴厲地要求,所有進行中的圍海填海工程先行停工,經過嚴格論證後,可以上馬的再開工“有些工程從目前看對環境沒有太大影響,但幾年、幾十年後可能有無可挽回的影響。”
夏真、劉雲等專家指出,過度進行填海造田必然造成環境對人類報復性的惡果,而爲這一惡果買單的成本卻是無比昂貴的。要造出一公里的海岸線,所花費的成本遠高於填埋一公里海岸線掙得的G D P。要謹防“今天瘋狂填海,明天高價還好”。
夏真認爲,沿海地區土地有限,向海洋要地是必然選擇。但如何協調規模控制和地方經濟發展是當地相關政府部門面臨的一個新難題。只有建立一套更科學嚴格的海洋管理制度,才能在滿足建設用地的同時,確保藍色國土的安全。如填海工程批准開工前,應多采取聽證會等方式,集納各方專家智慧,並接受全社會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