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食農教育 永續農業最後一塊拼圖

食農教育結合「食育」與「農育」兩個理念。圖/本報資料照片

目前全球總人口數約爲73億,預計至2030年將增加到85億。隨着全球人口成長與氣候變遷,糧食供應不穩定,以及農地耕作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加速土壤破壞等影響;如何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並提出最佳解方,「永續農業」成爲各國當務之急首要推行的政策目標。

臺灣的《食農教育法》草案於2021年12月29日經立院經濟委員會初審通過,條文涵蓋解釋了食農教育、地產地銷、食農素養等定義,並明定食農教育推動方針,包含支持認同在地農業、培養均衡飲食觀念、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傳承創新飲食文化等教育推動計劃。

食育農育 永續共存

食農教育結合「食育」與「農育」兩個理念,透過體驗活動了解食物生產過程,打造友善環境,建立農業生產、飲食、環境循環的價值鏈。串聯學習者與食物生產者的互動,認識在地農業,學習正確選擇食物的方式,建構綠能循環及珍惜糧食的文化過程。

食農教育分成農業教育、飲食教育、環境教育三大領域,以教育目的和方法,達到環保、永續、正義意涵,讓人類與環境友善永續共存,這就是「食農教育」的初衷及核心價值。

食農教育草案第17條明定:「各級政府機關(構)、行政法人、公立各級學校、公營事業機構及政府捐助基金累計超過50%之財團法人,其所屬人員應每年完成4小時以上之食農教育課程並每年向中央主管機關提報執行成果。」;筆者建議應更宏觀將食農教育思維擴展至全民,落實終身學習,達成全民食農素養基礎,共同具體實踐永續食農教育的宗旨和方針。

食農教育 典範移轉

2005年日本通過《食育基本法》爲國家級的發展策略,成爲全世界第一個將食育立法的國家。韓國於2009年頒佈《食物教育支持法案》。英國在2014年提出,結合烹飪課與校園午餐的飲食教改方案,明定7-14歲的學童必須學會20道料理才能畢業。在美國多所公立學校推行「從農場到學校」計劃,並將每年10月訂爲「從農場到學校之月」。

臺灣食農教育發展至今,多爲辦理體驗方式及宣導活動;建議未來可跨域參考國內外相關範例及方法,有效利用既有資源,強化食農教育之場域及推廣,並以創新法規沙盒之概念建置資訊平臺,發展多元化食農教育。將食農教育透過產地生產與消費者連結起來,強化人與土地的鏈結,建立人類友善環境的發展方式。

食農教育並非只教導消費者如何購買、如何安全飲食,其真正的目的是爲了典範轉移。如果只是把食農教育視爲學校環境教育或飲食營養教育,不但窄化立法政策視野,更難傾力推動永續食農教育的落實。

食農教育是一個起點,最終目標是要執行一套革新的制度或創新的方法,實踐永續農業的典範轉移歷程。

食農教育銜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2015年聯合國啓動「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提出17項全球政府與企業共同邁向永續發展的核心目標—SDGs目標2是「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而食農教育就是永續農業結構轉型的重要助力,我們不能只看經濟發展,必須更深入思考如何尋求永續共存的答案。

面對永續發展,推動食農教育就是建立根基。透過終身學習,讓民衆瞭解食物、環境、與環環相扣的農業安全議題,厚植全民食農素養。再延伸導入概念與作法,讓民衆慢慢建立與農業、土地的連結及環境永續的價值觀。

期盼未來透過食農教育的立法,以更具系統性與整體性的推動,讓全民成爲永續農業結構轉型中,強而有力的後盾;讓食農教育創造真正能兼顧食安、農安及環安之永續農業的最後一塊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