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雙碳目標下產業發展理念需改變
◎“讓數據中心建到西部去。中國西部有豐富的太陽能、風能,(與其)把這些能源不遠萬里傳到東部再弄大數據,還不如把這些產業弄到西部去,就地使用太陽能、風能這些非化石能源。”
數字技術助力碳中和成爲大趨勢。
那麼,數字技術會如何驅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數字經濟又如何推動低碳轉型跨越?9月7日,首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將在成都召開,政、產、學、研齊聚力,探索數字化背景下的碳達峰與碳中和方案。
論壇召開前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以及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杜祥琬,聚焦能源革命中的產業變革,探討數字技術給我國“30•60”目標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韓陽 攝
雙碳目標是能源革命的兩個里程碑
NBD:您之前提到“碳達峰”不是“衝高峰”,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杜祥琬:首先,我們國家還在發展中階段,我們的經濟、能源都還要有所增長,必要的增長是我們的前提。
那爲什麼說不能理解成“衝高峰”?這要把2030年前碳達峰的要求跟其他幾個指標聯繫起來,統一考慮。比如說,碳排放的絕對值要在2030年前達峰,同時碳排放強度(指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這個過程中要降低,而且要比2005年降低65%以上。降低能源強度和碳強度,是技術進步,是高質量發展的標誌。所以要把碳達峰理解爲低碳發展的階段目標,不是峰值越高越好。
碳達峰不要太高,還有一個意義。達峰以後,我們要瞄準碳中和走,這個峰值越高,將來碳中和的初始條件就越高,爲了碳中和花的代價就越大。所以在保證我們經濟增長和能源增長的必要前提下,峰值儘可能低一點的好。
NBD:您建議如何防止地方上的“衝高鋒”?
杜祥琬:關鍵在於產業,老的發展理念需要改變,要從“攤大餅”式的發展走向高附加值產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就是中央一再強調的“雙高項目”,該下的要堅決下來。
有些高耗能產業在我們國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應該認識到它(已經)飽和了。“十四五”期間,出於經濟發展所需,大概我們的年能源增長還會在2%左右,但是這個增量可以主要依靠非化石能源加上一部分天然氣來解決。
NBD:“雙碳”目標意味中國的能源供給結構將變爲怎樣的格局?
杜祥琬:200多年前,正因爲有了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基礎,人類從農耕文明走向工業文明。現在綠色能源的發展創造了一個(新的)基礎條件,使人類可以從工業文明走向生態文明。
雙碳目標實際上是(這場)能源革命的兩個里程碑,而整個能源革命就是要以非化石能源的逐步增長,來逐步地替代化石能源。但是在非化石能源增大的過程中,跟原來的化石能源存在一個協調互補的過程,要做好協調互補工作,此消彼長、穩步改變。
數據流帶動能源流
NBD:您認爲要如何理解數字碳中和與碳中和的關係?
杜祥琬:從能源角度說,將來新能源爲主的電力系統複雜得多。過去電網就是一個傳輸平臺,現在成了一個能源互聯網,電網是它的樞紐。
電網要接受多能互補的能源,傳給用戶之前還必須結合很多儲能技術;現在的電源形式,過去長期都是集中式的,以後還有分佈式的;老百姓和企業以後不僅是能源的消費者,還可能是個生產者。電網將來就要跟這些分佈式的電源和需求側打交道。
這麼多的因素靠什麼連起來?數字。數據流帶動信息流,帶動能源流、電力流。大數據的計算、管理不光是提高效率,如果用得好,數字本身就成了一種生產力。
NBD:政府在推動低碳發展時如何利用數字技術?
杜祥琬:碳達峰、碳中和、開展能源轉型其實給政府出了不少新題目,管理起來比過去要複雜。一個電力系統、能源系統的要素多起來了,而且各個要素之間就靠數據來聯繫。所以政府不光要懂數據,還要發展數據的水平和能力。
政府作用和市場作用各有各的重要性。政府要制定好政策,讓他們之間協調配合好,比如說傳統的電力和傳統的能源要逐步減少,而(新能源)那一頭要逐步增加,同時政策導向又要方向明確,不給社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NBD:關於數據產業的佈局,您有何建議?
杜祥琬:數據產業本身也很耗能,現在中國大概2%的電力都給數據拿去了。我有一個想法,讓數據中心建到西部去。中國西部有豐富的太陽能、風能,(與其)把這些能源不遠萬里傳到東部再弄大數據,還不如把這些產業弄到西部去,就地使用太陽能、風能這些非化石能源。
每經記者 韓陽 每經實習記者 楊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