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實現雙碳目標需要深度的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
在9月6日舉行的“服貿會”·2023中國國際經濟管理技術論壇暨ESG與高質量發展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主席杜祥琬表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是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中國當前面臨減排幅度大、轉型任務重、時間窗口緊等挑戰,需要通過加快技術進步和轉型發展,以推動實現高質量的碳達峰和如期的碳中和。
2020年數據顯示,中國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大於10噸,是全球人均水平的1.5倍,超過歐盟的人均排放;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大於7噸,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7倍,超過了英法等發達國家。
杜祥琬說,“我國現在的問題在於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綜合效率偏低,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左右的時間,明顯短於發達國家的50年-70年,所以中國綠色低碳轉型的加速度要更大,挑戰更艱鉅。”
杜祥琬認爲,在碳達峰這一步應堅持行業和地區梯次有序的原則,鼓勵處於平臺期和可再生能源比較豐富的地區儘早達峰,已經趨於飽和的鋼鐵水泥行業應該率先達峰。這個基礎上,持續採取降碳、脫碳、碳移除措施,有望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
他表示,要實現雙碳目標,第一,中國的產業結構應進一步優化升級,以這個爲重要手段實現經濟發展與碳排放脫鉤,爲此要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要優化產業的空間佈局。
其次,他認爲,打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是關鍵。首先要節能提效,推動單位GDP能耗和碳排放的下降,同時中國的能源結構要逐步由以化石能源爲主,轉變爲以非化石能源爲主。應重新認識我國的能源資源稟賦,“富煤、缺油、少氣”這樣的認識沒有準確描述中國能源資源稟賦,忽略了我國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的特點,需要根據最新實踐和研究數據,完整準確理解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爲我國能源轉型奠定準確的基礎認知。
目前,我國水電、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穩居世界第一。2022年,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12億千瓦,佔全國發電總裝機的47.3%,而發電量大約達到了2.7萬億千瓦時,是全社會用電量的31.6%。
“這些數據表明: 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是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已開發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術可開發資源量的十分之一,國家現在提出了能源低碳轉型,這個提法的資源基礎是豐厚的。”杜祥琬說,由於對能源資源稟賦認識的侷限性,一些能源負荷很重的地區,長期以來認爲自己“負荷重、資源缺”,卻沒有認識到自己身邊就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可以開發,形成了對外來電、外來煤的依賴。這是一個影響我國能源政策和能源戰略的實際問題。
他介紹,中東部地區提高能源自給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這就要能源“身邊取”和“遠方來”相結合,但首先要做好“身邊取”。不同研究表明中東部自己發一度電的成本比西電東送的成本低,有經濟性就可以發展下去。中東部要發展分佈式低碳能源網絡,即能源的產消者,自發自用,寓電於民,也可與集中式電網互動。
同時,他認爲要加快構建新能源佔比逐步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妥地實現電力行業的淨零排放。要加快煤電靈活性改造,實現存量煤電安全有序地清潔利用,平穩過渡到存量替代階段。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消納新能源,發展各種商業化的儲能技術。
杜祥琬強調,還應以電氣化和深度脫碳技術爲支撐,推動工業部門碳排放有序達峰,中國的鋼鐵和水泥在十四五期間可以達峰,整個工業部門有望在2025年左右實現達峰;交通要實現電氣化,通過燃料替代、能效提升、結構優化,交通部門2030-2035年間可以達峰;建築需要以突破綠色建築關鍵技術爲重點,加強新建建築節能和既有建築改造與延壽,倡導節約優先,避免“大拆大建”,加強建築節能改造,在2030年前力爭實現碳達峰。要運籌帷幄做好實現碳中和“最後一公里”的碳移除託底技術保障。最後,要加快構建減污降碳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覈的機制,建立健全減污降碳統籌融合的戰略、規劃、政策和行動體系。同時完善碳交易制度。
我國碳排放量基數大、碳達峰到碳中和時間短,必須以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支撐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下的碳中和。能源領域科技創新,如煤炭的綠色智能高效開發、煤氣化利用,核能的可控核聚變,綠氫技術,高效太陽能電池,可再生合成燃料,液體陽光、綠甲醇,“光儲直柔”建築,農村光伏能源系統等等。
杜祥琬呼籲,“實現雙碳目標是複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長達幾十年的科學的轉型過程,呼喚深度的管理創新、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和企業參與,政策性很強,需把握好節奏、積極而穩妥,既要防止‘一刀切’簡單化,又要防止轉型不力,帶來落後和無效投資。總之,先立後破,把好事辦好,深刻推動經濟、社會的變革和進步。”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爲《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爲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