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盛鬆成:貨幣政策的確不宜快速收緊,推動資本賬戶雙向開放

去年年末以來,市場一直存在關於貨幣政策邊際收緊的預期,會出現嗎?

日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央行調統司原司長盛鬆成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官方已經明確表示,2021年宏觀政策“不急轉彎”。

理論上來講,盛鬆成認爲,在全球貨幣寬鬆的環境下,過快收緊會帶來大量的負面效果,擾亂中國貨幣政策的施行。同時,目前是推進資本賬戶開放的好時機,“走出去”和“引進來”同等重要。

貨幣政策的確不應快速收緊

盛鬆成對記者表示,2021年經濟將逐步正常化,“提出的6%的GDP目標是留有餘地的,是考慮到不以GDP增速爲中心,提質增效,防範風險,以及世界範圍內可能發生意外情況等因素。今年GDP實際增速可能會達到8%以上。”

在這一背景下,今年控制宏觀槓桿率、貨幣政策正常化成了市場關注的焦點。“今年2月,M2、人民幣貸款和社融規模存量分別同比增長10.1%、12.9%和13.3%,比GDP增速高出不少,但這是應對疫情的特殊需要,而且貨幣政策有滯後效應,預計全年金融數據會略有收縮,實現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盛鬆成表示。

宏觀政策“不急轉彎”在業內幾乎也達成共識。

盛鬆成說,貨幣政策的確不應該快速收緊。“快速收緊貨幣政策並不能有效防止資產泡沫,反而會刺破泡沫,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此外,在全球貨幣寬鬆的環境下,過快收緊會造成大量短期投機性資金涌入,推高人民幣匯率,削弱出口企業競爭力,也可能引起輸入性通脹和資產泡沫,擾亂中國貨幣政策的施行。”同時,物價也尚未對貨幣政策構成制約,中國當前通脹仍處低位,實體經濟並未出現過熱跡象。在通脹較低的情況下,應該通過“結構性調整”,對存有泡沫的資產進行干預和監管,使這部分市場迴歸理性。

關鍵在於,貨幣政策也需要考慮到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的情況。當前投資增速不及預期,今年GDP增速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消費的恢復,去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爲2.9%。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宏觀政策要繼續爲市場主體紓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轉彎,根據形勢變化適時調整完善,進一步鞏固經濟基本盤”,“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推進資本賬戶雙向開放

當前,中國是全球少數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國家,資本加速流入境內的趨勢正在形成,因此支持資本賬戶雙向開放的呼聲漸強。

“中美利差在去年高達2個百分點以上,當前縮窄至1.7個百分點左右,但仍處於歷史高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爲6.5左右,去年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近8%,因此當前資本加速流入我國的趨勢正在形成。”盛鬆成表示。截至去年12月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人民幣債券、股票規模分別達到3.34萬億、3.41萬億,同比分別增長47.4%、62.1%,增速明顯快於往年。債市是外資流入我國的重要渠道。2020年外資淨增持境內債券達1861億美元,預計今年仍將有1800億美元以上外資流入境內債市。

3月17日,富時羅素方面回覆第一財經記者稱,北京時間3月30日凌晨6時左右將確認是否進一步納入中國國債。渣打預計,如果確認,今年10月起被納入WGBI指數後的一年內,中國國債將獲得1300億至1560億美元的被動資金流入。

在這一背景下,盛鬆成建議,當前應防止人民幣過快升值,推動資本賬戶雙向開放,尤其是需要提升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規模和質量,鼓勵中資企業“走出去”,投資先進技術和資源能源。

盛鬆成認爲,資本賬戶穩步開放最終目的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全球資源配置,參與全球高端供應鏈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