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劇場登「陸」才賺? 果陀葉向華:其實只佔10%

▲2001年的《天使不夜城》是果陀劇場大陸的第一個作品,左起爲蔡琴陳幼芳顏嘉樂。(圖/果陀劇場提供,下同)

記者顏賽芬/採訪報導

果陀劇場白領喜劇《五斗米靠腰》在上海演出廣受歡迎,這已經是果陀自2001年以來第7部登「陸」的劇目。從20世紀末期開始,果陀劇場、表演工作坊屏風表演班等大型劇團陸陸續續版圖對岸拓展,很多人認爲這是一條「淘金之路」,果陀劇場營運葉向華卻說,「我們是去拓荒的,其實只佔總營收10%。」

根據北京道略眼億產業中心的調查統計,光是2014年中國劇場的看戲人次約有2133萬,相當於臺灣人口數,葉向華坦言,「他們的小衆等於臺灣的大衆。」但看戲的人多,做戲的人也比臺灣多,上海、北京各式劇場林立商業大劇實驗劇場應有盡有,臺灣劇場進駐只是觀衆的衆多選項之一,不保證票房一定漂亮。

葉向華認爲,抱持「做戲要賺錢得去大陸」的想法相當危險,「不要把事情想得那麼快,大陸市場變化很大,像我們這幾年去,戲一下子變很多,每個劇團都賣不好,一個因素是觀衆口味會變、對岸政策會變,另外一個因素是很多新劇團、新戲碼出來,但整個市場還沒被做大,觀衆還沒那麼多。投資的一樣多,現在可能沒辦法達到3、4年前的回收率。」

2013年,果陀劇場有超過30%的演出場次在對岸,而2014年下降至15%,葉向華估計,大陸演出營收僅佔總營收10%。他說,「大陸的場租燈光成本都比臺灣高。」加上單場觀衆席次並不比臺灣多,到上海、北京去演,不見得比在臺灣賺錢。

然而,從2011年開始果陀年年登陸,包括香港在內,已經累積破百場,但以4年的時間來看,場次並不算多。既然不好賺,爲什麼還要去?葉向華笑說:「比較像是拓荒啦,希望愈多人能看到我們的戲,業界也有人預測可能會有『井噴』現象,但目前還沒有看到。」

比起搶賺快錢,果陀用慢而深入的方式經營大陸市場,葉向華說,「我們有駐點團隊,要在當地紮根,才知道那邊的觀衆要什麼,不是像馬戲團巡迴演完就算了,這是一個長期的計劃。」因此在演出前做市場調查,瞭解觀衆從哪裡得知藝文訊息;演出中記錄觀衆反應,即時修正呈現方式;演出後上網搜尋反饋,觀察「粉絲效應」如何延燒。

對於想到大陸市場試水溫的劇團,葉向華有2個建議

1. 不要見獵心喜:2015年「演藝北京」劇目交易會第一次出現「臺灣專場」,約莫有10個臺灣劇團與會,葉向華提醒,「一開始會很開心『有人看我們的戲,願意帶我們過去(指大陸市場)』,還是要先弄清楚那邊的文化和操作方式。」

2. 先從「全劇輸出」開始:臺劇登陸有3種合作模式,一種是維持原班人馬的「全劇輸出」,再者是臺灣製作團隊搭配兩岸演員,第三種是「劇碼授權」,由大陸製作公司買下臺灣編導。葉向華建議一開始先用全劇輸出,確保作品的完整性,也是建立口碑

如何兼顧現實理想一直是劇團經營的一大難題,爲了淘金貿然登陸,葉向華認爲倒不如先顧好臺灣市場,「有適合的劇目、條件都具備了,再去試試看。去做的時候,也要穩紮穩打,先把自己的品質做好,不要一下子就想着要賺錢。把戲做好了,演出商就會喜歡、觀衆自然會喜歡。」

►►►傳送第一手的新聞,鎖定《ET即時》粉絲團就對了!

▲▼金士傑蔡燦得分別因演出《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和《淡水小鎮》在大陸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