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段長城修復:絕不能讓遍體鱗傷的華夏瑰寶繼續哭泣

剛剛完工的巡護道路,目前正在鋪設排水管道。 李佩珊 攝

中新網銀川4月28日電 題:寧夏長城修復:絕不能讓遍體鱗傷的華夏瑰寶繼續哭泣

中新網記者 李佩珊

“你們來的正是時候,這1000多米的巡護道路剛剛修好。”4月下旬,中新網記者在位於寧夏固原市彭陽孟源鄉玉源村的戰國秦昭襄王修築的長城遺址見到了彭陽博物館館長寧國,他正在和專業團隊一同修復這段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長城。

目前,專業工人已將長城本體圍欄全部圍護。 李佩珊 攝

“路還是土路,爲何不硬化?”記者有些疑惑,原以爲巡護道路應和剛剛經過村莊時走的水泥路一樣,乾淨而無塵,可眼前的卻是一段似乎沒有完工的土路。

“這就是長城修復和其他的不同之處,巡護路也要和用黃土夯築的戰國秦長城一樣,保持舊時的風貌。”楊寧國向記者解釋道,“可是這個路不是簡單的‘土路’,是可以保證晴天不揚塵、雨天不泥濘的‘專業道路’。”

長城是世界遺產,長城修復中蘊藏的技術含量,不像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十三朝古都看西安,十二朝長城看寧夏。寧夏,在中國版圖中,可謂“袖珍”省份,但這裡修築長城的朝代可追溯至西周時期,據考證,寧夏存有長城遺址長度超過1500千米,主要有戰國秦長城、隋長城、明長城。寧夏長城在時間上橫跨數千年,其背後隱蔽的文化、歷史、建築、藝術、軍事等內容包羅萬象,被稱爲中國的“長城博物館”。

圖爲長城保護界樁。 李佩珊 攝

大家熟知的八達嶺長城不同,爲節約成本,寧夏境內的長城絕大多數爲就地取材,通過沙土混合、石砌、磚壘方式夯築而成。由於寧夏段長城所經過的地域爲黃土高原,長期受自然和人爲等因素的影響,長城的本體遭受的嚴重破壞。如不盡快加以維修保護,若干年後,將失去文物的考古價值和觀賞利用價值,而且瀕臨毀滅的危險。

近年來,寧夏開始有序地對長城遺蹟進行搶修維護。彭陽段長城是全國爲數不多保存較爲完整的戰國秦長城遺址,2017年,國家投資1200萬元人民幣對彭陽現有長城遺存進行保護。“我們主要採取沿長城兩側設置30千米保護圍欄、栽植500個界柱、設置30個保護標誌、修建巡護道路6千米的方式對外圍進行維護。”楊寧國介紹道,修復將在今年完工。

專業工人將水泥排水管手工搬運到排水道內。 於晶 攝

施工現場,專業工人正在進行排水系統的改造,但一個重達百斤的水泥排水管竟是由兩名工人合作搬運鋪設,並未看到吊車等機械化設備。“大型機械不能干涉整個修復工程,是爲了避免對遺蹟的最大幹擾。”負責此次工程的陝西普寧工程結構特種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勇告訴記者,平時一週內完成的工期,修復長城可能需要一個月,“有的敵臺烽火臺已經破壞得面目全非了,修復就是爲了長城的本體保證與周圍的山地‘遠看無差別,近看有區分’,讓大家都有對它的敬畏之心。”

在採訪現場,記者還碰到了這段長城的文保員白銀興,他每天都會來長城遺址巡護,見證了長城的變化與發展。“以前沒有巡護路,也沒有圍欄,同村的孩子有時還去長城上玩,大家沒有那個意識。都記不清自己穿爛了多少雙鞋,磨破了多少嘴皮子。從開始修路我每天巡護的時間就增長了,捨不得走,想親眼看看周圍的變化。”白銀興感慨道,“路修好了,我有了更大的信心保護好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

和白銀興一樣的文保員,在彭陽還有11名,他們負責文物保護,也負責環衛、防火、宣傳等工作。長期的巡護工作,也讓周圍的村民有了對長城更高的保護意識

無人機拍攝的彭陽段戰國秦長城遺址(資料圖)。 王宇

不僅在彭陽,寧夏各地的長城遺址也在不斷維護修復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寧夏水洞景區內較爲完整的明代長城遺址,經過修復與保護,這段寧夏與內蒙古分界線的長城遺址已成爲了遊人緬古懷今的熱門景點

2019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載明涉及的15個省區市,寧夏位列其中。楊國寧認爲,長城不只是“沉睡”的世界遺產,更是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鮮活”載體。“修復是爲了讓珍貴的遺產‘不再哭泣’與消失,重新審視和挖掘長城的文化內涵更是當代人的使命與責任。我們目前已規劃設計出體驗路線,你們明年再來,就能參觀修繕後的長城了。但是,旅遊的前提是不破壞。”楊寧國笑着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