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亞歐可設碳排放基金

全球保護主義盛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近期強調應在碳排放、貨幣財政領域建立新的組織或者進行多邊合作,如大陸歐洲、甚至歐亞就很有碳市場合作的潛力,未來可研究建立相關的專項基金,根據碳排放價格,將收入交給基金,支出用於減排或零排放的新應用。也可參照「滬港通」模式發展

第一財經報導,現爲國際金融論壇(IFF)主席的周小川22日在IFF第17屆全球年會上表示,全球在加強碳排放合作上勢在必行。周小川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市場本質就是一種金融市場,也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供需關係基礎,涉及多種不確定性風險定價市場,更是一種跨區配置投資風險管理的市場。

對於加強碳市場全球合作的方向,周小川認爲要從五點下手,首先明確實現碳減排和碳中和主要依靠的激勵機制。再來要對碳中和計劃中參與的各行業給出未來減排計劃、減排效果參數。三是在碳中和的後半期,更注意碳全降等面向。四是需要二氧化碳排放市場、碳稅兩種激勵機制。五是解決跨境航線、國際海運的碳排放問題

周小川指出,如大陸、亞洲、歐洲的碳市場就可以參照「滬港通」的做法來連接,建議亞歐之間研究建立專項基金,專門處理跨歐亞交通的排放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周小川也稱,全球應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領域成立新的多邊組織,來協調譬如貨幣溢出、數位稅收等問題。同時要改善目前多邊組織,鞏固與加強機構的機制以及其動員資源,並改善多邊規則使其更能適應全球化發展的要求。

周小川認爲,現行國際組織儘管能發揮一定作用,但都不充分。如世界銀行雖然在發展與脫貧上有權威,但資金規模有限,甚至資產規模不如大陸國開行規模大。國際清算銀行雖是各國央行之間的平臺,但主要是在監管方面有更多作用,各國央行在平臺上的意見沒有形成太多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