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瑋/Taiwan is with You (臺灣來做夥)更有味道 - 不建議採用 Taiwan Can Help

● 周天瑋/專欄作家美國金融與國際投資律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博士,曾擔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復旦大學法學院訪問教授,著作有《法治理想國蘇格拉底孟子的虛擬對話》,在中西哲學與東西方比較課題別有心得。

這兩天看到臺灣若干對外捐贈抗疫物資紙箱上打着「Taiwan Can Help」字樣

臺灣一向充滿愛心,國際救援不落人後。臺灣政府面對這一波歷史性的新冠狀病毒疫情,抗疫工作做得極好,受到世界讚許,因此行有餘力,積極助人

「Taiwan Can Help」固然是一個事實,但是做爲一個在疫情下對外捐贈物資的時候採用的用語語氣會顯得有一點姿態過高,容易給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甚至於會認爲是刻意在搞國際宣傳,原始善意反而淪爲次要。在這個語境底下,這個用語似乎不是那麼合適。

臺灣民間4月14日在美國的《紐約時報》刊登了全版廣告,向世界發出一個訊息:"Who can help?Taiwan."(誰能出來幫忙?臺灣。)廣告上用英文說,臺灣能提供協助。

阿滴募款刊登《紐約時報》廣告,爲臺灣發聲。(圖/募資執行團隊提供)

「Taiwan Can Help」在廣告上這樣一個單方面提出主張、做爲一種立場宣示的場合大體合適。但是,一旦涉及物資捐贈,印在紙箱上,便是施與受之間的關係,特別要考慮到對方的感受。

要留意,中文的「願意來幫忙」聽起來很友善,適用性很廣,但是「臺灣能給予幫助」這樣一句話的語意就不一樣了。英文的「Taiwan Can Help」更接近於「臺灣能給予幫助」,這句話使用在第三方作客觀描述的場合仍然是得體的,但是用在彼此關係對等而對方處於危難而需要協助的時刻,便比較不合適。

根據新聞披露的消息說,在《紐約時報》刊登這一則全版廣告的發起團隊表示,廣告募得的剩餘款項,將近新臺幣1500萬元的一半,還會用於數位廣告,去宣傳「Taiwan Can help」。

聶永真設計刊登紐約時報廣告。(圖/集資發起團隊提供)

既然如此,我建議或許將來改用「Taiwan Is with You」比較好,感覺比較平等、親切而友善。而這句話的臺語中文,其實便是「臺灣來做夥」。

不錯,「Taiwan is with You」字樣已經出現在《紐約時報》刊登了的廣告裡面了。廣告文字中說:“You are not alone. Taiwan is with you."  (「你不孤單,臺灣跟你在一起」)這樣一個「臺灣來做夥」的精神很有味道

另外我建議也可以考慮「In This Together - Taiwan」 (「來做夥 - 臺灣」),側重於訴求同樣受害而團結一致的感受。

我認爲,「Taiwan is with You」和「In This Together - Taiwan」這兩個用語都容易在國際間產生共鳴。

我這兩天還留意到國際賑災很有歷史經驗的慈濟,採用「大愛共伴」這四個字。一看這四個字,就知道用詞是很恰當而深有體會的。

凡歷史事件都必然創造文化現象。麥當勞因爲疫情,將商標上的金色拱門打開,兩旁而立,說明要保持社交距離,真是可圈可點。我遠在美國,希望臺灣也作出最適當的用語考慮。

熱門點閱》

►  反擊譚德塞不用登紐時,廣告在「這個網站」效果更好

►  單驥/「酷碰劵」遠水救不了近火 因消費已大幅減少

►  反川=挺中?美國自由派陷入進退維谷的局面

►  遼寧艦繞臺》梅復興/誰最有資格「勿謂言之不預」通牒臺灣?

►  趙曉音/蒸口罩有用?臺灣正上演國王新衣

►  爲何蝗災蝗蟲,連鳥都不敢吃?

►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作者授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